李園成功的第三個關鍵人物就是有個弱勢的楚考烈王羋完。羋完是個非常窩囊的王,上任伊始就認命救民恩人黃歇當了令尹、首相,而且在他位二十六年沒有換過楚國的令尹即相國,可以說春申君黃歇玩弄了他一輩子。羋完在位期間唯一值得慶祝的就是於其十五年即公元前249年滅魯,剩下的時間不是遷都就是割地,國家政策完全被春申君黃歇掌控,最可悲的是末了黃歇又給他戴了個大大的綠帽子。羋完於秦完全沒有鬥誌主要原因就是其有心裏陰影,早年羋完作為質子也可以說作為駐秦使節被秦的威勢潛移默化的震懾,他爺爺懷王羋槐客死秦國,他又於公元前272年以太子身份到秦國當人質,當他爹傾襄王羋橫彌留之際他才在黃歇的設計下從秦國逃回,他從骨子裏就充滿對秦的畏懼和對黃歇的依賴,讓黃歇占在前台可以說是他的初衷,可以說他是在心理上既想當楚王又想逃避經營楚國的重擔,尤其是麵對強秦。羋完如此心性其中李園之圈套亦在情理之中。
篇尾論“外戚”
中國有句俗語:姑表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即是對外戚文化最入木三分的描述,即便到了今天也大致如此,在中國的大多家庭中,往往女方的親戚走的近,而男方則與姐妹走的近。這在貧困或小康之家間,常常表現在暫時的接濟,而在集團大企業中需要使用人力時,則多表現為對女方直係親屬的使用上,而男方的人員則大多靠邊站,“小舅子”要比“小叔子”好使,這即是根深蒂固的外戚文化之延續。外戚文化是隨中國曆史進程逐漸發展起來的,可以說在繼李園之後,漢朝把外戚文化發展到了極致,前有呂後封諸呂稱王,後有成帝之母王太後之外甥王莽稱製篡漢。 呂雉為把持漢朝天下,令惠帝的張皇後奪取她人子慌稱自己的孩子,並殺死其母以為太子,並打破劉邦非劉氏稱王天下共擊之的遺訓封外戚諸呂為王,惠帝死後少帝繼位,呂後臨朝稱製,少帝知道生母被殺後被呂後幽殺活活餓死,呂後又讓惠帝另一個兒子恒山王劉義為少帝,她依舊依靠外戚諸呂把持朝政,但是新少帝劉義也非惠帝的親兒子,據《史記呂後本紀》記載,呂後死後:朝廷的大臣們聚在一起秘密商量,說:“少帝以及呂(梁)王劉太、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都不是孝惠皇帝真正的兒子。呂後用欺詐的手段,把別人的兒子抱來謊稱是惠帝的兒子,殺掉他們的生母,養在後宮,讓孝惠皇帝把他們認做自己的兒子,立為繼承人,或者封為諸侯王,來加強呂氏的勢力。” ……當天夜裏,主管部門的官員分頭到梁王、淮陽王、常山王和少帝的住處把他們殺死。即:“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後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之子,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強呂氏。……夜,有司分部誅滅梁、淮陽、常山王及少帝於邸。”由此可見呂後為了把持朝政也采用了魚目混珠的策略。
王莽篡漢亦如是,雖然王莽並未采取魚目混珠的策略,但卻是外戚篡權的典範。王莽是漢元帝老婆王皇後的外戚,王皇後是王莽的親姑,王莽發達就是依靠的他姑媽的庇護。漢元帝竟寧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六月己未(二十二日),太子劉驁即帝位即漢成帝,尊母親皇後王政君“皇太後”。當即任命其大舅父侍中、衛尉、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主管尚書事務。漢成帝建始元年(己醜,公元前32年)又賜成帝舅父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為關內侯。據《資治通鑒》記載太後王政君有兄弟八人,唯獨王曼早死,沒有封侯。王太後憐惜他,把王曼的遺孀渠供養在東宮,而王莽的親爹就是王曼。到建始四年(壬辰、前29)三月,甲申(初八),成帝又任用左將軍、樂昌侯王商為丞相。綏和元年(癸醜,公元前8年)冬季,十月,甲寅(十四日),王根患病,被免去官職。成帝因為王莽首先揭發重大奸惡,稱讚他忠心正直。王根因而保薦王莽代替自己。丙寅(二十六日),成帝即任命王莽為大司馬,時年三十八歲。王莽既然超出同列受到提拔,繼四位伯父叔父,成為輔政大臣,就想讓自己的名譽超越前人,於是他克製自己的私欲,修養不倦。聘請各位賢良做掾、史等屬官,將皇帝的賞賜和封國的收入全部用來供養名士。他越發儉樸節約,母親患病,公卿列侯都派夫人去探問,王莽的妻子出來迎客,衣裙的長度不拖地,穿著布圍裙,看見她的人,還以為是奴婢,詢問之下,才知是王莽夫人。他就是這樣矯飾做作,以博取名聲。由此始發王莽逐漸掌控漢朝的天下,先讓女兒嫁給後來的漢孝平帝,孝平帝死後無子,王莽即學周公稱製篡漢。盡管中國後世外戚之猖獗,其作為狠辣刁毒則未有超過李園、呂雉、王莽等此三人者。
鄙人篇尾一絕以喻之:兄妹使盡竊國計,又逢君子愛色局,魚目換得權傾野,十年一夢頭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