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府在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中的作用(1 / 2)

政府在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中的作用

宏觀經濟

作者:陳如智

摘要:當前,黨和政府對農業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視。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對於實現農業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的作用。

關鍵詞:政府;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農業

中圖分類號:TN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0-01

一、我國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的現狀

我國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總的來說,還處於起步階段,在推進農業信息化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麵:

1.農業信息資源分散,缺乏統一部署和協調。我國農業網站盡管體係已經建立,基本覆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各個方麵,但占全國網站總數的比例偏小。同時,農業信息服務站點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而且關聯性較差,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即使是在一個地方的農業信息內容服務網站,有價值的信息資源也分別屬於不同的農業部門、農業企業和相關科研機構,相互之間沒有交叉。因此,我國農業信息服務平台呈現出布局分散,缺乏橫向交流溝通的特點。

2.有效資源不足,農業信息內容重複,假信息時有發生。除了一些有影響的國家級和省級網站外,一些地方性的網站建設水平還不夠高,一家有的內容多家都有,甚至欄目的設置也都差不多。在內容上宣傳本地農業、為領導服務的信息較多,而指導經營者生產營銷、真正適用於農業的信息太少;反映現象的信息較多,分析、協助領導宏觀決策和經營者微觀決策的信息較少。同時,大多數農民表示害怕假信息,可能患上了“信息恐懼症”,對所有致富信息都持懷疑態度,對今後的信息化推進帶來觀念上的障礙。

3.農業信息時效性差。信息對時效性的要求比較強,而目前農業網站過時的信息較多,缺乏第一手信息和第一時刻發表的信息,不能實現信息的及時更新,網站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準確,信息內容單調,用戶得不到有效的信息,重複訪問率和頁麵點擊率低。據有關部門統計,更新頻率高於每周更新的農業信息網站所占比例還不到一半。

4.農業信息推廣體係建設不完善。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為農戶提供信息服務的較完善的服務體係,很多地區的農業信息網還沒有延伸到鄉級,即使延伸到鄉級的,信息卻很難進村入戶。同時,基層信息服務人員整體素質普遍不高,因此,農民急需一個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務體係。使農民較好的找到農業信息,使用農業信息。

5.農民的綜合素質和信息意識較差。由於我國農村經濟、文化比較落後,農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直接限製了農民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力和對信息分析利用能力。農民的信息意識呈現出一定封閉性,對網絡信息這種新生事物持懷疑和不信任態度,認識不到信息的巨大作用,缺乏應用信息的積極性。

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為農業信息化的網絡建設保駕護航

信息網絡建設中存在著許多不足,最關鍵的原因是缺乏大量高價值的信息資源。而要獲得足夠豐富的信息,必須依靠政府和涉農部門的強力支持。

1.通過製度化建設,推動各級農業部門、農業企業和科研機構的信息資源開放,從而改變信息重複采集、分割擁有、壟斷使用和低效開發的局麵。高價值的信息資源是靠政府和涉農部門支撐,而農業信息服務的提供,則需要專業公司通過商業手段來運作。在農業信息化發展初期,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目前,信息內容建設已經逐步過渡到社會各方圍繞內容平台共同建設開發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整合,不僅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同時也將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要推動農業信息服務的長期持續發展,信息內容平台的建造者一方麵要加大合作力度,協調各方開放資源,通過整合向農民提供高度實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