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會陪我渡過一生(1 / 2)

(忘記定時啦~)

孟約並沒有急於答應王醴,雖然她已經想好了,但盧宕那邊,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告知,然後再想要不要再抻一抻王醴,還是直接就回應他之類的。

在孟約以為,盧宕要過兩才會從玉清山上下來時,盧宕次日晌午便至慶園。孟約正在看印坊送來的繡譜樣稿,這還是午飯前剛刻好的一張,印坊便趕忙送來,讓孟約看雕版的師傅手工行不行,印刷出來的效果符不符合她心意。

“邁遠過來了,行,請他進來。”呂擷英著,看孟約直笑,“你們這些兒女喲,真是折騰,你要是還沒想清,為師替你再擋一擋。”

雖然呂擷英盧宕都很覺得,應當就著王醴,但姻緣一事,終是要兩廂情願,到最後還是看孟約的選擇。所以,呂擷英並沒有表達出任何傾向,隻讓孟約自己慢慢思量。

盧宕進來,先行禮,然後告知來意。

“你要趕赴戰場?”孟約怎麼都想不到,戰爭會忽然一下子離她這麼近,近到她身邊就有人要去參與其中。

“家師撣月道長未出家前,乃是……”

“驃騎大將軍,總司下兵馬。”呂擷英接完茬,轉而又問,“你竟曾向他修習兵法韜略?”

“家師原不想教我,卻因不舍所習兵法韜略斷了傳承,遂教我。本來是要叫我再傳個武將胚子,不想,戰事來得這樣快,還不曾尋著武將胚子,家師料定的大戰便已到來。”盧宕語罷,看向孟約,滿是歉意。

盧宕不曾想要叫孟約等他,這一去,少也是三年五年,若有意外可能……如此,他怎麼能叫青春正好的少女空等著她。

刹那間,孟約仿佛被雷擊中一般,一道奪目花火,將她混沌的神思完全擊散,顯露出清明來,腦海裏隻剩下一個清晰的念頭:“原來是你。”

“驃騎大將軍”五個字,讓孟約想起了作者貼在作品相關裏,來自等更新等到靈魂虛脫的讀者寫的“愛的故事”。

故事寫的不是驃騎大將軍,而是作者正文裏連正臉都沒露過,就為國捐軀,後被子追封為策上將的青年將領,他是驃騎大將軍唯一的學生。因為作者正文裏沒正臉,讀者也就沒寫名字,直接大將軍大將軍地寫著,還是後來作者PS了一句,:“這樣短暫輝煌跌宕起伏的一生,叫宕宕吧。”

然後,她現在知道姓了,盧宕啊!

記起了宕宕,自然也就能捎帶記起一點“十六國之戰”的戰局與戰果。

這場戰爭,大明沒有輸,但勝得十分慘烈,整場戰爭損失重大,傷亡也十分慘重。還是得益於一名韜略驚世的青年將軍--現在知道是盧宕了,因有他橫空出世,方才在與協約國的戰爭中取得慘勝,盧宕自己卻如一顆墜落的大星,瞬間發光,又瞬間隕落。當時葉慎章已經可以上朝,朝堂上,子對這場大明建立以來,最慘烈的戰爭的一句話讓葉慎章深有觸動--朕失武曲,國失長城。

大明有槍有炮,大明有三百萬強軍悍將,大明有可迎風航萬裏的大船,大明有遠遠優於他國的冶煉技術,沒人覺得這場戰爭會“輸”,因為他們贏慣了。自太祖之後,國朝戰事,越是大的戰役,越是贏得痛快,這使得他們已經失去了對失敗的警惕之心。

但就是這一場慘勝,不但讓整個大明開始反思,還在五百年後番外裏,被史學家稱為“憲政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