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的一天,天空中烏雲密布,好似一場大雨即將來臨。但實際上,這種天氣已經持續好幾天了。北風呼嘯,街上的行人都圍著大襖,三三兩兩的走著,顯得格外冷清。
在光河路的十三中門口,此時卻是一番熱鬧的景象。放學鈴聲剛過,從那個像小窗口似的學校門裏就湧出了一群一夥的男生女生。他們出了學校門後就四散開來,家在附近的三三兩兩向家走去。他們背著書包,一路上說說笑笑穿過校門口的那條馬路。而家遠的學生們也一路說說笑笑,隻不過他們大都像一個地方走去——他們都各自報名了“小餐桌”。這裏中午可供學生吃飯和睡覺。十三中——一個是的重點初中,由於土地的限製根本無法再空出地來給學生建食堂,也就催生出了這種“小餐桌”。
在隊伍的最後,走著兩個男孩子。較高的大概在一米五左右,不胖不瘦,臉上看來才剛剛褪去童年的天真。但不知為什麼兩個眼圈黑了下來——大概是昨夜剛晚睡過吧。而那個較矮的身高隻有一米四,腕上有一塊明晃晃的手表。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優越感,說話總是不正視對方。他圓圓的臉上有一堆麻子,不過,反倒看起來有些可愛。
他們一路上有說有笑,讓人看起來像是早就認識了,但實際上他們認識的並不長。開學剛一個月,他們認識頂多十天。
小矮子十天前才剛知道此刻在他身邊的這個名人叫尉遲鵬,也許尉遲鵬也是那時才知道這個小矮子名叫王浩東吧。
尉遲鵬不是濟北人,他的家實際上在臨源。臨源並不在sd省,而在sd的鄰省——js。他家裏也不富裕,父親在工廠裏打工,母親在服裝廠做織布女工。由於臨源的學校太少,根本擠不上,所以他們才想到讓尉遲鵬到濟北來上學。這兒學校多的是,肯定不愁入學。而王浩東的條件就相對好得多。王浩東的父親是公務員,雖然很忙但工資很高,所以王浩東家的生活條件不錯。
很快,他們便一同到了他們報名的“小餐桌”。他們很快地吃完了午飯,王浩東就去睡午覺去了,而尉遲鵬則像往常一樣以不睡覺為由跑了出去。
其實,尉遲鵬比誰都困。昨天晚上他打遊戲打到十二點多才睡。由於家離學校太遠,他媽媽就為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裏麵沒有電腦,沒有電視,隻有一張小床,一張桌子。父母怕尉遲鵬打遊戲,每天隻給他早晚的飯錢。即使如此尉遲鵬還總是有錢去網吧——少吃一頓就是了唄!
尉遲鵬向小橋走去,他遠遠地看到跟他碰頭得人早已在哪裏了,他加快了腳步!
這個人就是陳政洋。
陳政洋是個瘦小子,他總是違反校紀,喜歡打遊戲,去網吧,甚至學會了跟街上小混混鬼混。陳政洋有個哥哥,學習很好。由於陳政洋總是一錯再錯,父母幾乎對他放棄了希望,轉而把希望寄托在他哥哥身上。
很快他們倆便碰了頭。
相見時兩個人根本沒說一句話,其實也不用說什麼——還有比這更清楚的事嗎?幾天來,兩個人一起去網吧打遊戲,連網吧進的都是同一家。
不久他們便各就各位。尉遲鵬並不想讓外麵的人看到自己在這裏,總是躲在最裏麵的機位上網。而相比之下,陳政洋就大方得多,總是就近坐,有好幾次都直接坐在了大門口。
很快,一中午過去了,尉遲鵬和陳政洋都各自“殺”了很多人。距上課還有一刻鍾,兩人一起走出了網吧大門。
一個平常的中午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