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衛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對自己就好,但心裏迷茫著,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在體製裏,要重新進行選擇的可能性非常小的,一旦站好隊,想要改變不是隨心所欲的事。其中的利害,石衛何曾不明白?
做不做得到和想不想得到是有較大差距的。
處理完手邊的工作,石衛覺得自己往哪裏去似乎都會有所指似的,渾身都不對勁。反思過來,其實就是對未來自己該怎麼用走,還是無法下決心的。但就算明白這一點,石衛也無法就改變什麼也無法就做什麼決定。在辦公室裏空坐一陣,突然想到之前楊秀峰曾提出的,要解決教師的工資問題,當初給肖建海提起時,肖建海一口就否決了,石衛也知道這樣的事情很得罪下麵的領導,也就拖著,隻是讓財政局那邊先做著工作。
還是去看看吧。
這樣的事情現在想來也該去落實的,教師們的工資,從表麵上看確實是不低,工資冊上的數額比起公務員來至少是比肩了的。但教師除了工資之外,沒有其他收入來源,而各級部門還因為教師是弱勢群體,毫無忌憚地進行克扣,教育主管部門也會設立各種名目地進行培訓,收取費用,將他們那點微薄的收入盡量地壓榨出來,好自己花銷。
教師的隊伍龐大,又不能夠直接產生出效應來,最根本的是不會給現任領導在政績上有任何益處,自然不會去重視。教師群裏,人心難聚、毫無集體觀,膽小怕事,自己為清高等等,很多他們自身的缺點導致了教師們目前在官員們心目中的定位,也就使得這些決策者們肆意地作為。
其他行業的人,雖說也有貧窮的,但那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能夠找到更多的利益來源,手裏有權的人,自然不用會所,僅僅是能夠見得光的灰色收入,就會遠超過自己的那點工資。對於這些人說來,工資是基本不動的。他們自然有更好的心態來譏笑完全依托工資生存的教師們。
其他行業或部門裏大多數的人,都能夠簽單消費,那是很正常的工作往來,但教師卻不行。所有的消費,也都是個人的工資裏掏,那點工資經得起折騰?一個月的工資,或許幾瓶酒就消費一空了。
石衛對這些也是知道的,之前在柳城市時,曾做過調研。但這樣的事情,作為領導是不會說出來的,就算說出來也隻有在圈子裏,作為取笑教師或對自己克扣教師們工資而得意時,才會說那麼一句,更多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事盡管其做,教師們不會反彈的,但說出來卻反忌諱,說不好給人捅出來會有一些風波,而導致上級領導看出自己的不成熟。
走進財政局去,也沒有先跟財政局就聯係。局長唐玉在不在,石衛也不理會。等走到財政局辦公室門口時,能夠聽得出辦公室裏冷氣空調的工作聲,知道裏麵有人,也就敲門。是一個女子來開門的,開門後見到了石衛,頓時緊張起來,忙說,“市長,您好。”
財政局的人自然認識石衛這個頂頭領導,但領導過來沒有事先打招呼,就很怪異的。一般說來也都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除非是領導對財政局已經不信任了。招呼之後,那女子請石衛進辦公室,隨即忙通知辦公室主任周嫻。
周嫻對領導的接待工作很熟悉,從自己小辦公室出來見到石衛後,笑而媚嫵地過來與石衛握手。說一陣,也就知道領導突然而至的意思,心裏卻在嘀咕。之前,周嫻將那些資料交給楊秀峰後,市裏沒有多大的動靜,後來雖聽說了楊秀峰找石衛要他落實教師工資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但市裏卻沒有討論通過。
今天常務副市長來問這樣的問題,周嫻自然會猜,市裏決定怎麼做?
石衛到財政局裏的事,很快就傳到肖建海耳裏,也傳到了楊秀峰耳裏。對於石衛從省裏回來,做出這樣的舉動,楊秀峰也就笑一笑。市裏目前大勢依然如此,石衛要做一些對他自己有利的事,楊秀峰也是樂於見到的。
倒是趙弘坤在肖建海身邊,兩人抽著煙,長時間地不說話。南方市裏的情勢發展,對市委越來越不利,肖建海覺得自己在楊秀峰麵前,總是處處給他克製著。要想進行反擊,似乎很難找到更有利的機會。
省裏的一些變動傳聞,肖建海也聽說,要是周誠真的往前一步,自己在市裏會受到更多的壓製吧。
昌水縣此前的釩礦引起了很大的波瀾,主要是隱含的利益太大,也就牽扯到更多利益集團前來進行爭奪。如今,有了結果之後,其他人就算眼紅著,也隻能在暗中謀劃,直接在明麵上有什麼動作,會受到激lie的反擊。如今釩礦開采之後,昌水縣那邊反而平穩下來。
當然,縣裏對釩礦的保護力度不小,這種保護也是對縣裏自己的利益保護。辛苦所為,開采方老板也會有表示的。楊秀峰之前得到過何太太的太拖,之後就算不再聯絡,可在心裏還是目標,得到開采權的一方肯定會與何太太等有關的。宋湘在縣裏堅定地支持著楊秀峰這個市長,在
釩礦工作上,地方配套工作就很到位。如此一來,縣裏反而少要做不少的工作。設想一下,要是初期對釩礦的保護不力,肯定會有不少的人對釩礦有著覬覦之心,偷礦盜礦,一旦泛濫起來,使得在一旁窺視的人覺得有機可乘之後,要對礦區進行下力整頓,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特別是讓周圍群眾也覺得偷礦可行,今後執法都會有所顧忌,會讓縣裏和市裏搞得非常被動,焦頭爛額的。一開始對礦區的保護就很嚴,將一些窺視的人心思堵住之後,會少很多工作的。
楊秀峰覺得自己對人心那種貪欲的理解很深,貪欲總是給一點點地培植出來,最後變得不可理喻似的,顯得極不可信,但又確實是事實。隻有在一開始,就不讓貪欲形成,才會有更好的環境。
宋湘覺得自己在縣裏實施新的幹部考評製度,取得一定成效了,也就請楊秀峰和周濤一起到昌水縣去看看,要現場進行彙報,也好進行第二步階段的工作,有市長和市委組織部長親臨縣裏,那種震撼力就很大,也有利於縣裏接下來的工作開展。
楊秀峰自然樂意推動這樣的工作,之前,在柳市開發區進行探索幹部考評新方案,用製度來激勵大家關注的積極性,將公布考評完全公開化,也將工作績效和升遷、晉級、獎勵等完全公開地在幹部和群眾麵前,這樣,對全體幹部和群眾,都是一種極大的鼓勵。也給參與工作中的每一個人較為公平的機會。
雖說如今說起公平,會給人側目,讓大家都嗤之以鼻。因為在我們的國度,說到公平或對社會和權力要公平,那是非常幼稚的事,人人都知道的常識。但在每一個人的心裏,卻又都有一個希望,就希望自己能夠在公平的環境下,和人比一比,縱然是失敗了,心裏也才甘願。
這種製度的核心就是將考評放在完全透明的狀態下來進行操作,如此一來,也就讓大家基本上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來進行比較。將工作的要求、工作的職責、工作的態度、努力情況、工作的成效等等,進行記載並公示出來,之後對找情況進行核定評出等級。等評出的結果還可以進行申訴,就會使得對每一個參與工作的人較為全麵的考核。
這樣的評價,對大多數的人肯定都難於適應,阻力自然會有。但如今在南方市裏,政治格局上而言,楊秀峰不必一開始來南方市時,說話的聲音小。如今,在經開區裏早先就開始接觸這樣的考評,昌水縣和溪回縣接著來推行,進行試點,那些阻力也就會化解掉。
特別是在昌水縣裏,縣委縣政府通力合作,宋湘親自主抓,縣裏誰也不敢明著來給什麼阻力。否則,就可將這些人的位置給調整下來。對於新的考評製度下,工作的量的問題也是恒定一個人工作是不是受獎的重要指標之一,相互有競爭關係的人,也都希望對手能夠自動離場讓出更多的工作機會,好讓自己能夠多占一些。這樣一來,也就讓被考評的人心裏多一層顧慮,對於縣裏的要求反而更順從執行。
楊秀峰很樂意地看到昌水縣那邊取得的進展,在南方市裏,對著還有的工作也不能急,能夠在三五年裏形成人們的共識,今後南方市的經濟建設中爆發出來的力量將會讓更多的人側目和震驚。隻是,這樣的工作推廣開一定要將步調和節奏控製好。而昌水縣如今的典範作用就非常地主要,得知宋湘的要求後,楊秀峰先將這一工作跟肖建海進行彙報。
肖建海自然要表示支持的,也就承諾將趙弘坤派到昌水縣去參與這一工作,組織部那邊自然要派更多的人前往。周滔領隊,組織部將組成一個對昌水縣幹部考評執行的全麵考察工作組,對那邊的工作進行總結,也要進行調研,將經驗和實際運作中的不足找出來,便於下一階段工作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