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要求不管是不是合理或過分,縣裏自然都不會答應的,一旦答應,不僅會牽涉到本縣裏的其他被征地的人家,要怎麼樣來重新補償,還會牽涉到整條路的征地補償。隻要有一家出現了特殊例子,其他的人聽到這樣的消息後,肯定會將補償提高,之前簽下的合約也將變得無效。
另一家倒是沒有什麼理由,也沒有提出什麼超高要求,就是不肯將地簽走,說是自己的地五十年的使用權都在他手裏,他不想變更。
據村裏人說,那家人一向來都是這樣的思維,自己認了的死理就不肯改的。村幹部和鎮裏的幹部也幾次到家裏說服,都沒有什麼進展。
更細節的地方,張為也說不清楚,介紹了後,就請示說,是不是將鎮裏主要領導和相關的工作人員都通知到鎮裏集中。楊秀峰沒有表示,而是說先去看看情況,沒有鎮裏的領導在,或許會得到更真實一些的東西。
幾個人下車後,沿著田埂上走。從鄉級路到征地點有三四裏路要走,其實也就轉過一個山梁。在折坳鎮的平坦土地並非很整齊,隻是在山梁底相對平緩,便於耕種。走路卻要爬上山梁再下去才到達目的地,這一夥人也習慣走路,不算高的山梁倒是不會很吃力。
翻過山梁,往下看也就見到從山腳下曲折向鎮裏那邊而去的平緩耕地漸漸地擴寬了。也能夠看到這些地上有人在忙碌著,張為介紹,說那些地大多都開發成大棚蔬菜用地,一至兩年後,這裏將是全省最大的蔬菜基地,產值暫時還不能夠完全估計,但收益確實幹部和村裏人都看好的。
楊秀峰就說,“目前的規劃和所做的工作都很到位,大家的積極性也都高,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最重要的保障是什麼?”
“要將路修通。”張為說,對縣裏和鎮裏的發展未來,張為腦子裏是很清晰的。楊秀峰見他說得快,也就笑著說,“心裏很清楚嘛,工作上也要有這樣的大局觀,這個很重要。”
“是,市長,我檢討……”張為說,也不會將責任推卸走,修路這邊的工作,確實和他不是直接關係,但他卻有領導責任。
在半坡,就看見下麵有一堆人圍著,其他路段卻是有施工對在開始挖掘,大型的挖掘機在山坡上看似節奏很慢地慢慢動著,但工效卻不會差,比起人力來,算是非常高效率的。張為就說圍著人堆之所,就是姓段哪那家人的地,此時也看不出什麼來,但那些人似乎在對抗著、爭吵著。
張為也擔心市長很就都沒有到縣裏來走走,今天過來卻看到這樣的衝突,今後他地要做多少工作才能彌補這次讓領導形成的壞印象?對鎮裏那兩個自己提拔啟用的人,就有些怨怪,工作能力是有,但格局和視野還是太窄,總將工作劃分成兩派來對待。
段姓人家鬧成這樣,是不是與他們工作不力有沒有關係?等過了今天,得緊一緊兩人身上的皮了。張為心裏忐忑著,跟在楊秀峰身後,也不好再多介紹大棚蔬菜開發工作的喜人進展。
下到山腳,那圍著的人堆也就漸漸看清楚了。走到離人堆不遠,那些人也都沒有注意有人接近。很明顯的兩對峙著的人,一夥是以段姓人家的人為主,手裏拿著農具,不知道這些農具是不是他們準備用來做武器的。另一夥則在攔阻那些手拿農具的人,爭吵著,等楊秀峰等人走近後還沒有分散爭執。
張為在鎮裏有足夠的威信,但楊秀峰卻讓他躲在周葉身後,要聽一聽這裏的爭執時為什麼。聽一會也就明白,段姓人家要在土地上進行耕種,今天特地請來了一些村裏的人,準備突擊地將他家的地種好。另一夥人則是施工方的人,他們認為用不了十天或半個月,這裏的地就會堆上從半坡挖掘下來的土。此時讓播種下去,今後就是更大多麻煩,說不好又會給農家一筆不小的賠償。這種小心思,在哪裏都會遇上的,施工隊的人自然要攔阻。
雙方也就為這樣的事情對峙起來。
楊秀峰倒是不急於表態,也不讓張為就站出來,見有外人進來,段姓人家也就找到訴苦的對象,拉著楊秀峰和何磊兩人,要他們幫著評理。雖說不認識楊秀峰等人,但不難看出這幾個人都是領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