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坤的條件(3 / 3)

相對說來,市裏掌控的兩個標的,承包方要花費的成本就會稍低一些。從省裏那邊接項目,省裏領導要占去大頭,相關的部門人員也都會染指,怎麼樣分派其中的利益早就形成了一種食物鏈似的、穩定的係統,誰要接承項目,大家也都能夠算出來有多少收益的。

市裏這邊的環節相對而言就少些,吳建華已經是暗中定下來兩個標的,但他還想將市裏掌控兩個也拿下來。這種有利的空間不去搶占,自然不是吳建華和張忠正的性格。肖建海卻不想將所有的項目標的都放手給一兩家,省裏領導的意圖也是這樣,就算肖建海在市裏對項目工程的掌控有著絕大的話語權,但市裏其他領導總不能就看著肖建海一個人坐收這樣的利益。

楊秀峰對工程的工作一直都不關注,可在肖建海心裏,還是將有其中一兩個標的劃歸市政府那邊來具體運作,這樣才是平衡之道。他一個人都摟在懷裏,將貪像顯示出來,其他人心裏哪會不明白其中的利益所在,今後誰還肯與他合作?楊秀峰這時要是對他做手段,市裏的人又有幾個會支持他?

楊秀峰在市裏雖說一些做法讓大家討厭,但他對工作的專注、對經濟建設中大方向的把握,卻是讓人們看到今後發展的前景。至少給人看到另一種期望,政治上成就、政績對於體製裏的一些人說來,也是很具有誘惑力的。直接的利益收益固然好,但政治上的資本更是難求,機會也更少。楊秀峰卻讓人看到更多的希望,也就使得他在市裏就算有些過激的手段或做法,還是有不少人追隨的主要原因。

有政績和資曆,才有進步的機會,進步了後,要什麼都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

公示期間,自然就會有有資質的公司或建築集團的人過來進行谘詢,要相關的材料等等,市裏都是由工程指揮部來組織這方麵的工作。趙弘坤是這些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這邊在工作著,肖建海知道在市裏也不能夠拖久,充分準備之後,也就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討論這些標的運作的辦法。

市裏要有一個集體的結論,不僅是要給省裏的回複,也是對市裏所有領導們的一個交待,對社會輿論的一個交待,同時,也將今後具體運作中,所有的風險也都要盡量地消弭。這種工程要說今後都沒有首尾,要讓自己顯得幹淨,就必須要有集體統一的結論。哪怕今後當真出現了什麼問題,有市委常委會討論後的結論,對於個人說來也就將責任化輕了。

楊秀峰雖說對高等級公路投建的工作不關注,但他也是工程指揮中心主要領導之一,雖說是掛職的,在開會之前,還是收到市委那邊傳過來的相關材料。這種常委會,自然會在開會前將材料都準備好,發給常委們先看通了,討論會上才有目標和進程,不會將時間拖得很長。對工程的事,之前在柳市就經手不少,對其中的內情了解較深的。如今市委裏所進行的運作方式,楊秀峰不難看出其中的竅門來。

才接到材料,也就接到騰雲的電話,說是要在一起坐坐,很久沒有在一起吃飯了。楊秀峰自然知道騰雲是要來弄明白楊秀峰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肖建海等人到市裏後,接連地做了不少的動作,楊秀峰卻一直都沒有回應,在這個問題上,在騰雲等人看來也就是和一個很大的事,要是對市委那邊都沒有一點回應,市裏其他人會有所誤解,以為市委研究完全占據了主動,對今後在市裏的工作也是不利的。

楊秀峰笑著說,確實太忙,都沒有在一起吃飯交流了,就讓騰雲將幾個人叫過來聚一聚,也算是放鬆放鬆。

公示之後,趙弘坤也就忙碌起來,要應酬各方麵到市裏來的人,也將這些人的底細都摸一摸,心裏有了底細之後,這天也就到肖建海那裏彙報。這些建築老板,也不是就都能夠見到肖建海的,這一點肖建海心裏明白,有趙弘坤在外甄選一遍,對他說來才是有利的。趙弘坤將到市裏來的公司一一地介紹,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偏向,但彙報時卻是有策略的。

“周勇?從柳市過來的?”肖建海說,看著趙弘坤,似乎有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