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得到高等級公路建設項目的路段標的後,肖建海既興奮又感覺到有壓力,而市裏傳出來的最新信息和人心變化,對他極為有利,使得肖建海覺得隻要能夠擋住楊秀峰在這一問題上的反擊,自己在市裏的威信也就穩當當的了。
這幾天來,肖建海就往省裏接連地跑了兩趟,都是與省裏接洽項目工程上的問題,趙弘坤留在市裏,一致就在注意著市政府那邊的反應。卻發覺楊秀峰似乎都沒有任何動心的跡象,反而讓肖建海更擔心些。經濟統籌協調小組在溪回縣那邊的事情,肖建海此時就認為不算大事,等工程項目招標的工作落實後,自己在市裏的威信已經確立,經濟統籌協調小組自然能夠在市裏將工作開展起來,而溪回縣那邊不說此時容易激發矛盾,就算是過了這一個關鍵的環節,也得自找台階下來,不宜將矛盾變成直接的對立。
楊秀峰不會是那麼好惹的,就算省裏對自己的支持力度大,也不會就將楊秀峰就丟開不管了。各自在省裏都有主要領導在支持著,自己要是太過於逼迫楊秀峰,也會讓省裏的領導不滿意的。不論在省裏還是在市裏,甚至在下麵縣、鄉鎮等都講求一個平衡。如今的平衡麵已經向自己偏轉了,就不能完全占領所有的優勢。
這一個覺悟肖建海還是有的,他在擔心楊秀峰會有什麼動作的同時,也在抑製著自己陣營裏的冒失行為。
第二次從省裏回來,關於工程路段標的的工作也就相應地有了結論性的階段,市裏必須要進行一次大會,將相關的工作在市裏領導形成一個統一。省裏的精神自然掌握在肖建海手裏,但他對這樣的會議還是很看重的,或許,楊秀峰會在這次會議裏等著他。
周勇最初在柳河縣成立的一個家居建築公司,公司很小,資金也少,在縣裏運作得不錯,卻給當時任副縣長的李光潔卡住,要不是楊秀峰幫他,當時也就破產了。之後,楊秀峰在市裏給周勇找到不少的項目,又與雄健斌等這些省級的建築大佬溝通了合作關係,使得周勇的公司實力也就在短短幾年間,迅捷地發展起來。
在周勇的建築公司裏,如今的主要股份就是楊秀峰和周勇兩人所有,之外,邢靜、唐佳佳、李力、盧子文等也都占有一定的股份,而雄健斌也跟楊秀峰進行股份的交換,使得楊秀峰在他集團裏持有一定的股份,雄健斌在周勇公司裏持有相應的股份,交錯著使得彼此之間的聯係就緊密起來。在公司的發展之途,也就會有更多的資源相互共享。
周勇早就得知南方市這邊的高等級公路項目的情況,也規劃著到這邊來投標競爭。但他不會直接走楊秀峰的路子,雄健斌在省裏有著更為雄厚的人脈資源,要想拿下一兩個標段不算有多少難度,但周勇要拿下標段難度就大得多。主要是公司的聲譽和資質都還不夠,但這次也是周勇的一個機會,能夠爭取到一個標的,建設中完全達到標準給驗收了,今後,在建築行業裏也就有更好的資曆與實力和省裏同行進行競爭。
楊秀峰知道周勇的規劃,也讚同並支持他這樣做,公司要發展,唯有走出柳市在全省同行列中有一席之地,才是事業的真正開始。
在南方市裏和省裏,楊秀峰也有足夠的人脈資源,足夠能夠幫周勇做好暗地裏的工作的,隻是,楊秀峰卻不會這樣做。之前在柳市,也就是在見到蔣國吉之前做過這樣的事,之後,給蔣國吉考察的三年裏,都不在為周勇運作任何事情,隻是,周勇本身就有很不錯的能力,在柳市又有一定的基礎和人脈,倒是將路給闖出來了,也使得公司的實力有了質的變化。如今,到南方市這邊來找機會,也不指望楊秀峰能夠幫多少。從另一個角度說來,楊秀峰隻要在他的事業上取得成就,周勇也就完全可憑借楊秀峰建立的秩序下,憑自己的實力來進行競爭,從而得到利益和發展。
這種發展,比起楊秀峰出手幫忙來,雖說艱難得多,可改善的競爭能力卻是強烈很多,實力大增才是公司的立足之本。
到南方市之前,周勇將自己的規劃先給楊秀峰說過,楊秀峰也沒有多表示什麼。對南方市這邊的情況,倒是提供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對張正新等人的情況也做了些分析。而市裏目前對工程項目掌控在肖建海手裏的最新情況,周勇也知道,他也就將主要的目標方在市裏的路段標的上。到市裏之後,首先就找到趙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