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第一批掛職的人裏,有十一二個人之前都沒有接觸經濟建設工作的,或者在位子上卻也沒有對工作業務有什麼了解的。隻是在定人數到柳市掛職時,市裏的領導們將他們的名字加了進來,而在常委討論會上,這些人通過卻比其他的人更容易。如今掛職期滿回到市裏來,要怎麼樣利用,這麼短的掛職時間,對這一部分人說來也不會有多大的衝擊力,更遑論要改變這些人的意識觀念了。
見識過柳市那不的管理和幹部們對工作的態度,也見到柳市那邊對幹部的考核,回來後也是有不少改變的,對市裏目前所處的境況,對南方市的幹部說來說怎麼樣的機會,他們的認識卻又深了一些。
對這些人要怎麼用,楊秀峰之前是有一定的安排的,但又因為掛職的人裏參雜了不少對經濟建設工作比較外行的人,如今安排起來還真有些棘手。肖建海在認識安排上,這一次肯定不會沉默的,不管他的意圖何在,都會對這一次的認識安排提出自己的意見來。
能不能在之前很好地溝通,楊秀峰還沒有太大的把握。市委和市政府之間在目前看來是平和以待,但肖建海站住腳後肯定會將人事方麵的權要收回去,而這一次,他會試一試深淺的吧。
有些人是從縣裏抽調去掛職的,這些人反而好處理,交給縣裏去任用,市裏隻要稍強調下人才難得,經濟建設方麵的人才是目前稀缺的資源,縣裏一般說來也會重用的,在組織部裏又有周滔這個部長在把握著,大致上不會有太多的偏差。縱然有個別的人給縣裏壓下來,稍等將他借調到經開區裏來任用,縣裏也不可能攔阻的。
最難以處置的就是市裏抽調的那些人,不多,就七八個。這些人之前多是走在陳丹輝、黃國友、龍向前或李潤等人的,也有李宇夏開口的或騰雲等人舉薦的不等,也不好就將誰剔除來怎麼用,而另一些人又怎麼用。市裏對掛職幹部的重視,這一批人用好了,下一批人選用也就會更正式更讓人爭著要的名額。
按楊秀峰的想法,今後還要選派掛職一年期或更長時間的幹部,從南方市這邊說來,多選派年輕幹部到柳市掛職,才是培養後繼力量的很好途徑,對他在南方市裏進行經濟建設工作更顯後勁,也會將更多的力量都凝聚到這一重大工作中來。
趙弘坤自然很快就得知掛職幹部回市裏的事情,本來有市委組織部的幹部接洽安排,但趙弘坤卻讓李宇夏出麵,這些人中有不少人之前和李宇夏也都有些瓜葛,也容易讓他們接受。李宇夏如今是市委統戰部部長,和之前市委辦秘書長比較,已經是閑職,但他在市裏的人際關係反而更好相處了,也不會讓人感覺到有多少壓力之類的。李宇夏知道自己的處境,在市裏要說和楊秀峰走到一處,可能性不大,而趙弘坤和肖建海對他也很不錯,倚重之處也是能夠看到的。
那些人一回到市裏,周滔讓人去接洽,卻見到李宇夏已經和這些人有說有笑地在一起。李宇夏不會表示什麼態度,但卻能夠讓他們感覺到市裏的熱情,也就讓這些人在回來之前的心裏期盼和忐忑得到了回應。這時候,李宇夏也就讓他們得到更好的印象,使得這批人覺察到市委的重視。
到組織部報到後,這些人先回家去等待市裏的工作安排。周滔對這樣的工作早就有了準備,那些人適合在什麼用的崗位上,也都做好了預案,隻是,這樣的預案卻是要市裏通過了才能落實到具體的人。
周滔沒有直接將預案給楊秀峰看,而是先交給騰雲,騰雲對這一批人也是很熟悉的,知道近三十個人的各自情況,周滔也將李宇夏在這批人回市裏之時的異常說了出來,李宇夏這樣做,意思不難揣度,但組織部這邊也不好直接地指責李宇夏。他的背後,有著市委書記的影子也就不容易看出,繼而就能夠看到市委書記在這一工作安置上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了,做預案時更要考慮到這樣的因素。
楊秀峰見到預案時,沒有說什麼,周滔將情況進行了交流,讓楊秀峰心裏有底,該怎麼部署和準備那都是這邊的事情。接下來該怎麼做周滔自然會得到明示的。
“先給書記彙報吧。”楊秀峰說。
周滔見到肖建海時,細致地將這批掛職幹部的情況進行了彙報,肖建海沒有說話,而是要周滔先暫時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