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其他的一些因素也都說了,還將李潤裝扮成一個大公無私、一心為民,在工作上舍私利而急公義的人。楊秀峰坐在會議室裏差點就沒有忍住地笑出聲來。他倒是不在乎和李潤之間有什麼矛盾激化,也不會在意陳丹輝有什麼怨恨,但此時,不用自己站出來進行狙擊,黃國友也不會讓陳丹輝的計劃輕易就達成的。
李宇夏表示了自己將意見說完,拿起茶杯來,會議室裏頓時就靜下來。意見是向何磊提出來的,他也沒有直接就否決的權限。兩人都是秘書長,隻是和李宇夏來比,何磊就差了一層,不僅在級別上差,更主要的是李宇夏是市委常委中的一員。
何磊也是很有經驗的,麵對李宇夏所說,沒有表示不可也沒有表示可以,隻是看著其他的領導,似乎在等一等,看還有誰有意見要說。
黃國友不好直接說,龍向前更不好站出來就直接頂回去。雖說龍向前在常委裏排位基本和李宇夏齊平的。但此事涉及到他自己,自然不好直接就說話。
停兩分鍾,楊紹華將自己的茶杯先弄出些響聲來,自然是要說話。楊紹華在市裏職權不小,但今天到這會議裏本來沒有多少發言的機會,可李宇夏說後,他要不說,黃國友身邊的人都不好接著話題說。
“李潤老市長一直在市裏都是主抓市政建設的老領導,對於李老的能力和責任心,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說到哪裏都會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們都深有感受的嘛。不過,高等級公路項目是省裏主持的工程,也是惠及我市幾百萬人和千秋偉業的大工程。省裏怎麼定,我個人覺得要以省裏的精神為主。李老能力不錯,經驗更豐富,精力也跟得上。但對於省裏說來,這個工程的運作和配合,是要市裏安排相應的領導,才能夠讓整體運作過程更順暢,工作效率也就更高吧。李老能夠對工程的進程等進行指導,應該是很歡迎的,但列在領導小組裏就顯得不適合。”
楊紹華的意思是將李潤這樣一個已經退休的人,和市裏其他領導寫在一起,省裏自然會笑話市裏對這些都分不清。
“我也覺得,李潤老市長是我們市裏的一個寶,老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老有豐富的經驗,對我們的工作特別是龍向前同誌即將代表市裏負責和省裏對修路工程進行全麵負責的工作,有著很好的領路作用。龍向前同誌在市政建設工作上經驗是無法和李老相比的,那就是裏出麵,請李老扶上馬送一程嘛,想來,以李老的情懷,這樣的大好事他會樂意來做的。”騰雲緊接著就說,還將龍向前定出工程的主導者,將李潤定位後台指導,不直接沾邊了。
事情給楊紹華和騰雲這樣一說,自然就將李宇夏之前說的意圖給導引走向另一邊。但陳丹輝這邊的人還有兩三個人,更有下一層次的部門領導,這些人之前都聽李潤的,餘熱未完全散走。會支持誰的說法,那也是有著較明確的偏向。
“我覺得宇夏秘書長說得在理,高等級公路的監管,既是牽涉到和省裏配合工作,市裏就應當選出業務最精熟,工作效率才能夠激發出來。這不單是熱情和精神狀態就能夠實現的,業務不熟,省裏會怎麼看我們市裏?
再說,高等級公路的修建的過程中,承包方雖說有嚴格的管理機製,省裏也會有質量監督體係進行運轉工作,但我們市裏不也應該加強監督?業務熟悉的人,隻要看一眼就知道工程的核心之處,對質量上是不是符合要求,也有著更多的經驗,不會給對方的某些表象所迷惑。
照我想,要是讓我去看那些質量好與壞,也就隻能看表麵做得是不是順眼,真正的質量就無法斷定的。而這樣的路,不說保證五十年吧,三十年總要保證吧,總不能三五年或者在施工中就出這樣或那樣的安全、質量問題。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對於這種工程說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而我們市裏,還有誰在工程質量上的業務裏,有李老更熟悉更有權威性?
當然,其他方麵也不是就不應該考慮,隻是相比較質量關說來,其他方麵就顯得輕了。”
聽得雙方的爭執,楊秀峰知道不會就這樣簡單就解決的,隻有打起精神來,耐心地聽著。陳丹輝隨後就說話,看著黃國友,說,“國友市長,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我覺得大家說的都有道理。就工程而言,質量就是工程的生命,沒有質量,今後我們如何麵對省裏,麵對南方市的人民群眾?質量監督的地位不容置疑,至於李潤李老市長是不是市裏要請他發揮餘熱,為我們市裏做最後一樁大事,在開會之前我倒是試探了他的口氣,李老很熱心也很有激情。覺得這樣為南方市做自己貢獻的機會今後就不多了,倒是有請戰的意思。
照我想,李老雖說退下來,但還在崗位上嘛。這次籌備會討論之後,還不是要從不少單位部門裏抽調人員過來,組建這一過程的專門工作組。李老過來幫忙,還很熱情,我們也不能夠就讓老同誌寒心嘛。龍向前同誌工作踏實,積極性高,能力很強,對各種問題的處置能力也都是我們看到的,市裏對他也是很相信。但話說回來,能力再強,接受再快,但這個工程對於市裏說來其重要性,就不要我多強調了。還是要穩之又穩啊,堅決不準出現任何一點哪怕是微小的問題,質量上更是要層層把關,實行層次地簽訂責任狀,哪一層出問題,對應的領導就得將責任承擔下來。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也是當前最為緊要的問題。”
但不論怎麼說,這些言語上的爭鋒,都是為了雙方各自的利益出發。楊秀峰聽一會也就無聊了,當下將手機放在身前,編寫短信往外發送。
由於工作上的關係,楊秀峰到南方市後,和徐燕萍也就分開遠了,兩人都很忙,平時裏也沒有空處時間來進行交流。在短信裏,楊秀峰說到南方市這邊的一些情況,徐燕萍那邊倒是不算忙,一個人在辦公室裏處理手邊的事,和他用短信相互說著。
提到田文學的案子,徐燕萍的態度是要靜等,相對而言,等待對楊秀峰說來就是一個有利的事。或許,很多的案子都在等待中最後就不了了之,但對於對方說來,這個過程裏還不得一直在提心吊膽,就怕那一天突然之間形勢明朗對自己不利?楊秀峰就說到了陳丹輝要將李潤推出來,估計目的就是要他出來主持市裏這邊的領導小組,以便將修路中的更多的利益都收歸手底。
這種用心兩方都明白,但卻都不會相讓。對這樣的情況,徐燕萍也不會多說什麼,倒是問南方市和華興天下集團之間的合作,進行得怎麼樣。楊秀峰表示目前還不知道具體的規模,應該是分為幾個階段來實現他們的投資規劃。
兩人在信息裏倒是沒有說那些無用的,知道確實沒有時間見麵,多說情感上的話也是無益。倒是說到陳靜在開發區裏工作越來越順了,今後,南方市完全可以組織人到柳市來進行交流。楊秀峰說到之前派對三個人,到柳市那邊掛職的情況,他們表現怎麼樣?徐燕萍也不知道細致的情況,但那個叫張為的,聽說很求上進,也有些才幹。
南方市這邊的幹部要讓他們在思想上發生轉變,最直接的途徑就是放到柳市那邊去掛職,能夠體會到經濟發達地區的那種工作觀和工作節奏。再回到南方市來,多少就會有些改變的,再接受新的管理製度,也就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如今當真突然改變管理製度,最難克服的就是那些中層的管理者。相對而言,基層的人反而要容易改變和接受較為嚴格的管理製度。
但從上回與李潤的衝突後,楊秀峰也來不及進行第二輪選推掛職幹部,市裏的人對此也會有一定的阻力吧。從京城回來後,似乎市裏已經進到一種節奏緊迫的急迫形勢中,還會不會再同意進行這項工作?和陳丹輝之間,似乎彼此的衝突更多一些,為經開區裏的工人幾乎要撕破臉了,還會不會讚同這事?人事上的工作,總之不能夠自己來拍板的,目前也就唯有先進行摸底,將掛職的人員定下來。陳丹輝真要不同意,那就換一種說來讓他們到柳市經受下這種思想上的洗理和改變。
會議室裏還在為誰來出頭抓具體的工作而爭論,李潤進到領導小組裏已經無法再抵製,黃國友也就拚死要攔阻陳丹輝再將主導這一工程的位置給李潤爭搶去了。力推龍向前出來主持這一工作,有楊紹華、騰雲等人幫襯著,也不算太難。
楊秀峰一直都不發言,陳丹輝和黃國友兩人也都知道他的意思,不主動去問他的意見。
將近到午夜,這事總算雙方都做了妥協。龍向前主導市裏參與高等級公路工作的全麵工作,李潤配合他,算是對龍向前做扶上馬送一程。在對外省裏的行文裏,也將李潤特意地提出來,不做退休人員看待。其他的市裏主要領導也都不變,掛著顧問的名頭,到工程裏領取不分豐厚的工資。
到最後,陳丹輝問了楊秀峰一句,說,“秀峰市長,你不發表下自己的意見?”“領導們都說的很好,也都將我的心裏話說了出來。再說,對於修路我是一個外行,總不好胡亂指指點點鬧出事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