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出這廖昌海有影響的圈子,要實現自己價值要改變所有的人對自己那種帶著色彩的眼神,是楊秀峰七年來一直埋在心底不敢表露的渴望,埋得越深爆發的力量也就越強。這時,楊秀峰匍匐在莊嚴寶像前,全心全意地祈禱著,請上天給自己機遇讓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廖佩娟和廖昌海一家人裏站直了腰,堂堂正正地做一回男人!拜好,楊秀峰取了香火錢做一卷,不讓站在後麵的人看出多少錢來,這是來之前就準備好了的,三百六十元外麵用一張十元幣包著,塞進功德箱裏。
楊秀峰才去抽一簽,誠心搖著禱告,搖了一會掉下一簽,撿起一看,簽上寫著:
苦而甘。甘而苦。一子一午。送喜不送憂。也要自裁生。
楊秀峰看不明白,隻是記下。走往解簽處,一位出家人坐著,看不出年歲多少。把簽遞出,出家人接過看來看說,“是水火既濟之象。萬事堅心貴躊躇。”楊秀峰還是沒有弄明白,卻又覺得不好多問,正所謂天機不可泄露,就這樣走心裏很不踏實很不甘。看楊秀峰不想走,出家人又說,
“衣食從來有定緣。強求強取不能全。倉箱本是他家物。何必勞心苦求謀。
爾是人中最吉人。誤為誤作損精神。如今悔卻從前事。功名成就在三秋。”
解簽人說罷就不再廢話,楊秀峰聽後隱隱約約理解了些,卻依然不明確,隻得慢慢琢磨。覺得每一句都與自己很貼合,又與自己的企盼有些出入,說是吉順,又不可強求強取,緣到定然能成。特別是最後一句“功名成就在三秋”,是不是預示三年後自己會有很大的改變?走到大殿處於田景躍、江海等會合,幾個人見楊秀峰一臉沉思的樣子也不知道他的簽解得怎麼樣,當然不會就這樣的事隨口亂說亂問。
出了大雄寶殿往上走,山勢越加陡峭,幾乎沒見有土地地方,石間的樹叢也見稀疏了,而每一顆樹看著紮根石縫裏展示出更多的生命之力。楊秀峰每件一顆樹,撫摸著盤紮而下的根體會著那種愈艱難越奮進。比之於自己的處境感觸就更深了,心中的決意也更堅決。
在西隱山上停留到中午後才回賓館,中餐柳河縣的局領導都來露了麵。開始說不喝酒,下午準備回柳市,兩百公裏的路程開車也要三四個小時,更不能粘著酒。可吃飯後哪裏控製得了相勸?劉浙西要開車,的確滴酒不粘,楊秀峰和江海卻被王振林和張誌剛等人一輪一輪地勸酒。
好在江海酒量好,王振林他們也隻是想讓他們的熱情更顯現出來,並不是要灌醉楊秀峰等人。
吃過飯後,張誌剛與楊秀峰握手道別時,暗自地用力些力,讓楊秀峰體會到他的用意。楊秀峰也在握手時給張誌剛回應,到柳市後會把他的意思轉告。酒雖不過量,酒後乏力乘車卻也難受,楊秀峰和江海決定先睡足一覺,之後再回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