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乾坤,大千世界。凡人見電閃雷鳴,狂風暴雨。自以為天外有神明,掌握人間一切。故而無數驚才絕豔之輩努力探尋天道。卻也搜尋出一套參悟大道的理念出來。繼而一大批的修道之士紛紛湧現。更有甚者,心中悟道,身體修道,逐漸進千年之壽,不老不死。故民間稱這些追尋大道,使得神乎其神之道法的人,為道士。
而此時宗明國境內的一座直插雲霧的高山之上。一簇簇青瓦白璧的閣樓聳立在雲海之中,不時的幾隻仙鶴泱泱飛過,平添了幾分仙風道骨。偶爾還有一兩道光彩斜斜飛過,在上空留下一條條豔麗的彩帶。如洞天福地一般的美妙絕倫。此處便是名聲顯赫的道門大派,太一門。
在道士之中頗有影響力的門派。這太一門分為九峰,主峰任天峰最為氣勢磅礴,其他就做山峰圍繞著主峰,成八卦之陣。底下都是漫漫雲海。使人誤以為這並非仙山,而是海島。
那位於驚門之位的一座歪斜的山峰,便是沁水峰。因山峰滾滾直落雲海的瀑布而得名。而那山上零零碎碎安插在懸崖峭壁之間的幾個閣樓中,靠在崖邊的一處簡樸的樓台中。隱隱盤腿坐著一個人。
隻見一個身著青衣的文靜道士盤腿在床,運功吐納。這道士眉清目秀,一身深藍道袍,鬢邊長發隨意披散。倒也說得上是看得入眼。此時這道士卻皺著眉頭,好似忍受著巨大的痛苦。渾身陣陣顫栗。周身神妙的閃爍著點點光芒,忽明忽暗。隻見一臉慘白扭曲神色。不知修煉什麼功法。過了半響,隻見周身光芒漸漸泯滅,直至消失不見。年輕道士才無奈的睜開眼睛。
此人名喚薛海,本是宗明小國凡間的宰相次子。因為皇子爭位,宰相無辜連累。乃至於抄家滅族。隻得薛海一人逃生而已。不料禍福相依,機緣所至,薛海竟然遇到傳說中的神仙中人。便是那修道人。道人見薛海容貌清秀,經曆頗為可憐
。而且悟性不錯,身有靈根。雖說是普通至極。但也起了憐惜之心。收為記名弟子。事後薛海才了解,那便宜師傅乃是正道大派,太一門的執事,名為張臨,修為已到築基。而正道十大派,大大小小的門派以外。還有那神話中的草木精怪,邪魔外道。不得不然人感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凡是到了築基,成為真正有了法力,能夠降妖伏魔的道人。都要下山入世,體悟人間紅塵。回不回山已是不重要。是開宗立派,還是遊戲人間。抑或體悟紅塵,尋求突破。都是靠自己了。而薛海極其幸運的,身居靈根,遇上下山入世的張臨。得以入得仙門。真是緣分造化。故而,天下高人數不甚數,切不可坐井觀天,自高自大,留了心魔。
至於張臨,便是那稀少的願意留在門中的弟子。以張力如今築基九層的修為。倒也是稱得上真人了。這樣的師傅,在起步的引氣期的九層中,真的是捷足先登。要知道,修道者,乃是逆天數,順天命。千萬修道者,有成不足十分之一。而古往今來先輩的修煉。定下了六大境界:引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大乘。
同樣的,薛海也是不幸的。別看他眉清目秀,二十上下。實際上已經年過五十。想薛海上山修道時,不過二十一。轉眼三十年。卻始終卡在引氣期九層。始終突破不了瓶頸,成為築基道士。師尊張臨為他先天八卦演算過,壽元僅僅隻有八十歲。
以如今薛海五十歲的年紀,八成是築基無望了。就算師尊張臨費勁心力找來的一枚築基丹,薛海還是失敗了。識相的,應該主動離開門派,雲遊天下,以找尋突破契機。
收功而立的薛海,茫然的歎了口氣。年紀已經五十的他,雖然不顯老,但是鬢角已經霜白。隻見他拿起一卷古籍,正要出門找師尊解答疑問時,忽然感到門外有兩團比自己濃烈的靈氣。竟是兩個築基道士。其中一人薛海自然熟悉無比,便是那築基九層的師尊張臨。另外一人,遠遠不及師尊的深遠,確實新進的築基道士。想到此處,薛海頓時滿臉苦澀。
好在薛海以前在凡間接觸了王權核心,曆盡人間百態,城府自然極深。頃刻間平複了心中的波瀾,施施然的開了門,看見門外含笑而立的兩人,薛海正經的稽首,口中道:“晚輩薛海,見過師尊,李前輩。不知前輩找在下何事?”
那含笑的師尊旁邊的人名叫李雲碧,與薛海同時入的太一門。可早在二十年前這人以成功築基,被稱為天資縱橫的人才。如今也是築基四層的修為。以前還友好的一口薛道友,李道友。如今卻是要叫前輩了,這怎麼不讓薛海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