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二十四年,一點也不短暫。
“為何送走的不是你?”慕容燁覺得這一番話,實在是無稽之談,太過可笑,因此,他毫不客氣很不給麵子地冷笑兩聲,俊美的麵孔,更顯得邪魅。
禦源澈不怒反笑,若是別人,早就因為這大逆不道的話拖出去五馬分屍毫不留情,他很有耐心地解釋:“太師說,其中一個霸息太強,好勝好鬥,一旦留在宮裏,後患無窮。”而重病的人是兄長,那個弟弟,自然被認為是後患的源頭。
慕容燁的眼底,一道冷沉轉瞬即逝。直到過了他二十四歲的年關,張太後才命老馬告知他詳情,把他帶回京城,哪怕提前一日也不願,隻因要保住當今皇帝的皇位,保住她太後的無上榮光。
而張太後,用了一個民間多病的嬰孩,充當七皇子,半個月之內,七皇子隕歿,葬於皇陵,先帝不曾懷疑到她的身上去,隻因她是最寵愛的妃子。
禦源澈正色道,沒有一絲說笑打趣的神色:“朕也並不全信這些話,但當時母後的身邊很多危險,一旦子嗣夭折,不隻是一樁慘劇,母後更難獲得安全無憂的生活。她為了保住兩個人的安危,隻能順應天命,做出這個選擇。也許無奈,但她不該得到你的怨恨,這些年來,你沒在皇宮成長……真的是讓你遺憾的事嗎?如果不是,這個命理,對你不全是厄運和悲慘。”
“既然如此,你們要把我扶正,重重難關,要讓世人知道躺在皇陵的並非皇子真身?!幾十年後才找回流落宮外的皇嗣?!誰信?”慕容燁冷叱一聲,臉色更淡了,很是不以為然,心中卻添了幾分不快。
禦源澈短暫沉默不語,慕容燁不是個愚笨的人,三個多月來,他遲遲無法以一道簡單的聖旨,寥寥數句話將原委昭告天下,冊封慕容燁為七王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在他看來,張太後為了保住自己的兩個兒子,不願接受喪子之痛做出的無奈之舉,但她暗中以假亂真,狸貓換太子,更讓先帝的骨肉流落在外,二十四年不曾坦誠真相,甚至隱瞞先帝——在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她緘口不言,隱瞞到先帝駕崩的那一日,也不曾說出一個字!這其中牽扯太多的後宮紛爭,情勢人脈,以及……張太後的罪狀,不止一條。而他自己是張太後以此保住的兒子,更是經曆很多難關才得到先帝的重視,成為太子,成為天子,他怎麼能將真相坦誠,讓自己的生母再受牽連?因為二十五年前的事,讓母後承受欺君之罪,輕視皇子的罪名?!他也是年輕的國君,他很清楚,光是一條罪名,就是死罪。他若是包庇生母,便是不正其身,怎麼讓臣子和子民,相信他是一個依法治國清正廉明的國君?!
因此,他無法將事實坦誠,遲遲無法寫下這一道聖旨。
正如慕容燁所言,齊元國的百姓,隻知道七皇子在生下來沒幾日,就病逝夭折。他怎麼讓眾人去相信慕容燁是七皇子?不但沒死,還好好地活在世上的七皇子?
他昭告天下,揭開真相,慕容燁是無辜被犧牲的對象,天子一言九鼎,他能夠得到遲到幾十年的王爺名分。但因此,張太後就會淪為罪人,姑且不論他是否能減輕太後身上的死罪,無法讓張太後依舊享受榮華安逸,不被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