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七朵雲”
封麵報道
作者:趙豔秋
曹建輝是華為質量與流程IT部雲計算項目群經理。幾年來,他忙於華為內部的“七朵雲”探索和建設。“七朵雲”建成後,將成為業內不多見的麵向企業的大規模私有雲。
華為“七朵雲”始建於2010年的桌麵雲。2012年,華為建成了10萬人規模的桌麵雲係統。在信息化時代,創新能力和速度對企業具有重要意義。華為也提出“極速”研發目標,采用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手段,提高研發效率,實現研發的理想狀態——持續集成和持續交付,也就是每日都能構建和交付甚至一天交付幾次的研發。
於是,曹建輝他們構建了編譯雲、測試雲、仿真雲、大數據分析雲、存儲雲和殺毒雲。“七朵雲”大部分都承載在一個統一的雲數據中心上:軟件定義的分布式數據中心。
曹建輝他們選擇與華為IT雲計算產品線合作摸索建設。“七朵雲”到年底將部署28萬個虛擬機,支撐華為10萬人研發隊伍。“這麼多東西,我不希望做了幾年之後陷入無法前進的狀況。所以,合作夥伴端到端的集成能力顯得非常關鍵。”曹建輝說,“同時,華為雲計算有些東西很先進,像軟件定義架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雲計算的軟件定義存儲——FusionStorage。在大計算量下,它的IO性能特別穩定,易擴容,這與“七朵雲”的大規模、高計算量模式非常契合。
軟件定義網絡(SDN)目前在全球的企業內部做得都很少。“七朵雲”建設過程中發現,華為工程師在研發時有組成各種小網的剛性需求,於是開始嚐試。 “我們的SDN已經不是概念了,有應用場景,是必須實現的功能”。
今年6月,曹建輝他們與華為雲計算部門聯合開發的FusionManager自助化管理平台的第一個版本上線了,這又向雲計算的彈性、敏捷特點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