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hysical Graph:搶灘智能家居(1 / 2)

Physical Graph:搶灘智能家居

封麵報道

作者:裴燕

全球有無數企業正在智能家居領域大展拳腳,想要讓我們的日常家居生活變得更智能。美國的物聯網創業公司Physical Graph更是搶先一步,推出了整合智能家居軟硬件的平台SmartThings。通過這個平台,人們家裏的一切,包括門鎖和電燈,都能與網絡連接並通過智能手機來控製。

SmartThings平台包含幾部分內容。首先,它有一個自行開發的套件,能讓普通用戶通過DIY的方式輕鬆地就把自己家裏已有的各種物件變得智能起來。這個套件包括一個中樞集成器(SmartThings Hub)和多個傳感器及設備。集成器是一個類似於路由器的設備,它可以和所有支持SmartThings連接的智能家居產品進行無線通信。有了這個集成器之後,用戶就可以隨意添加其他任何單獨的智能設備。套件中的其他傳感器和設備則包括可以控製插入的任何電器開關的智能電源插座,能夠知道門、窗、櫃子是處在打開還是關閉狀態的開合感應器、探測人或寵物何時到來或離開的存在感應器,還有溫度感應器、加速度傳感器和動作傳感器等,它們能夠兼容各種無線網絡標準。有了這個套件,家裏的日常物品,不管是門、燈、桌子,還是音箱、地板,甚至是寵物飯碗等各種物件都能與網絡相連,並隨時供人們查看和控製其狀態。

當這些物理設備接入互聯網後,你的房子仿佛化身為一個能與你交互回應的生命體,它能“說話”,告訴你家中的各種狀況,記住你的偏好,自動根據你的指示或設定好的規則行事,水管爆裂時它可以發出警報或直接通知水管工,你可以讓它提前把滿屋的燈光點亮來迎接深夜歸家的自己,當家人進門時讓音響係統為他自動播放起最愛的樂曲……而無論你身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通過一個手機應用程序來監視和控製家中的所有智能家居設備。一切如此之簡單,誰又不想嚐試一下科技帶來的又一種便利呢?

2012年9月,SmartThings在Kickstarter上以眾籌的形式募集生產套件所需的資金,最終獲得120萬美元支持,遠超原計劃的25萬美元目標,顯示了用戶對於這套係統的熱烈反響。除了自己研發的這一套產品,SmartThings還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彙聚其他廠家設備的開放式平台。多個智能產品的製造廠商目前已經加入了SmartThings生態係統,包括通用電氣(GE)、Aeon Labs、Sonos音箱、Philips Hue智能燈泡、Dropcam攝像頭、EcoLink,Schlage、Kwikset和Jasco等等,這些產品都能夠兼容SmartThings的平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