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陌上桑
早春暮春,春聚春散,是時光更迭。
在東方田陌之上有一片樹林,林中之樹會長著一種顏色青青叫桑葉的葉子,也會結成一種顏色紅紫叫桑葚的果實,這是一片桑樹林。在田陌的西麵有一個小村子,早晨暮春時節的東風才剛剛漸漸吹起,村子還在睡著,就見有一伊人挽起紗衣,掇起竹籃,去采桑葉。
隻見此伊人臉若脂玉,手若柔荑,臉上最好看是一汪烏目,烏目之中似有泉水的波瀾,這一切搭配起來顯得清新而淡雅。伊人迎著冰涼的東風走著走著,露水就打濕了她一頭長長的青絲,有幾縷青絲也貼在臉頰之上,似雨打瓊花。伊人提起竹籃緩緩而步,悠然之間就走到陌上桑田上,伊人端好竹籃就采起了桑葉。此伊人原來是村裏一戶人家的小女兒,名叫小璟,年方二八。這暮春時節天氣其實挺輕柔,很適合采桑葉,小璟就忙了起來,采完桑葉,采桑葚。其實小璟去往桑林的時候,也會經過的一個亭子,村裏的人都把這亭子叫風亭,風亭裏此時已經臥著一個白衣書生了,此書生名叫朱慕,他平素偶爾會喝的個迎風而醉,酒醉之後就會臥在風亭裏不醒,
他大概是看多了魏晉風骨的文章,刻意找醉的吧,他是小璟家相近的少年,其實小璟一早就來采桑葉,他都看到了,小璟那麼美,他也明悟了,隻是也未敢唐突和小璟打起招呼。
2,沉魚落雁
田陌東南,有一池清塘。小璟采完桑葉,還要去塘邊正竹籃,清濯素手而歸家。此時清塘旁的樹上有一隻白鶯,白鶯正在映景描一片晴空,清塘池裏也有一隻錦鯉,錦鯉也潛遊抄一紙炊煙,它們都正在描繪天籟之美。
伊人提起竹籃來到了塘邊,伊人蹲下來對鏡方塘,隻見方塘邊有一倒影,手似白藕彩荷,腳似金蓮生花,伊人看到白鶯和錦鯉描寫認真的模樣,忽然莞爾一笑。伊人一笑,如花如錦,樹上白鶯都被伊人的笑容嬌的對天空而歌,池裏錦鯉也被伊人的笑容羞得躲進了荷葉。伊人太美,沉魚落雁。小璟濯手拾掇之畢,就提上白紗青裙緩緩而歸,時空裏繼續飄散著她的胭脂味道。伊人又路過風亭,那書生還是未醒,
3,書生寫的《陌上桑》
隻是他看到此女子的美,就想好一篇叫《陌上桑》的詩詞,一會出來以後,朱慕也起了身,回去了。朱慕回去之後就把詩詞寫了出來。
書生的《陌上桑》的詩詞裏把伊人寫的很美,一時間,村裏很多人都來看,村裏人看到那詩詞寫的那麼美,都在問朱慕,那個女子到底是誰,朱慕隻是笑笑不語。
4,神秘女子
這一夜,朱慕點上草燈,讀著古詩詞,他看著古書上那些美麗動人的詞句,總覺的那些詩詞會真的活了起來,
然後從紙質文本的《詩經.豳風》裏會跳出一隻鮮活黑色的蛐蛐,它在露野飲一口露水,然後歡快的振動著翅膀發出“蛐蛐,蛐蛐”的聲音,為夜而歌。又從《離騷》的文本裏飛出一天的螢火蟲,漫天螢火幽藍幽藍,在螢火蟲群旁邊是屈原大夫騎著鳳凰,翱翔在天際,
朱慕總覺得《詩經》《離騷》裏常常有這樣美麗的才情跳出來,這就是美麗的古詩才情,一紙一字,一草一物,都有美麗動人的傳說。
書生看到這麼美麗的詩詞,禁不住,又讀起那些古詩詞來,朱慕讀著讀著,突然感覺到窗外好像有人看過來,他抬頭往窗外一看,窗外真的有一蒙麵紗女子正往他這邊看過來,朱慕定睛一看,那人又憑空消失了,這書生深感蹊蹺,是誰呢?
書生出門去看,門外夜色寂寥,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