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2 / 2)

他仔細說來,“殿下教授兵法之時不是說,‘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據屬下所知,洛奇用兵慣以幾麵合圍之陣。如今他兵多我寡,若任他再行此陣,我等聚而不散,必遭全殲。反不如各股散開,各以虛情誘之,引他自亂陣腳,或可保得一二……”

退走萬華山是最主動的選擇。我采納索裏的建議,將餘下“青”軍分成四股,在洛奇大軍趕來之前,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逃走。每股皆佯裝為“青”軍主力,做飯時多挖火坑數倍,休憩時多放煙火,以混淆洛奇視聽。

索裏領著兩千餘人護我北上。依照洛奇原本的兵力排布,北上是條胡同路。說是胡同,就是條死胡同。北上的盡頭是淼水國與江東王府轄地的邊境,邊境駐紮著直接隸屬於大洛朝廷的軍隊(藩王府的府兵除非征戰需要,否則沒有邊境駐紮權)。這支軍隊訓練有素,驍勇善戰,不可能任由淼水國軍隊越境逃入大洛國內。

洛奇初來之勢,兵力分成三股。本想主力沿北追擊,東西各有兩翼,各萬餘人,三軍成夾擊之勢,逼得“青”軍如在甬道中逃竄。

因索裏之計,洛奇果然自亂了陣腳,為找“青”軍主力和妮雅公主的蹤跡,更遲延了行動日期。最後不得不變更計劃,東西南北,逐個追去。

一支萬餘人的軍隊緊跟在我兩千軍隊之後,一路尾隨北上。沿途雙方交手數次,都因索裏用兵如神,逶迤擺脫了追殺。但以千敵萬,逃亡一月以來,我方已損失慘重。糧草匱缺,兵疲馬乏之下,不得不用上一切手段通知其他各股“青”軍和可能成為援軍的軍隊前來救援,僅剩的幾百人終被圍困於淼水國邊境的一處翠嶺蒼山之中。

此後,便是煎熬人心的等待。等待是種折磨,不止我一人想過,幹脆衝將出去,斬殺個痛快,死了,也不憋悶。

可我必須活著,我是所有人的信念。是他們活下去的理由。

索裏將一塊堅硬如石的幹糧遞給我,上麵沾染了殷紅的血。但這點幹糧,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美味珍饈。我雙手捧著咬了一小口,遞還給索裏,讓他用浸血的粗布再度包起來。我舔淨手心裏的殘沫,艱澀的吞下幹糧,閉了閉眼。

我身邊不遠處,一個斷了胳臂的傷兵正在幻想這場戰爭結束後的場景。那是一幅美麗的,溫馨的,令人期待的畫卷。

這些日子以來,我擯棄了自己的特權待遇,與將士們一同風餐露宿。汲並不潔淨的河水,吃堅硬如石的幹糧,親自為傷員們采藥治傷。他們已待我親如家人。喚我“殿下”時,常帶著獨特的輕鬆親近的韻味。

“再忍耐些,你的願望一定可以實現,我保證。”不知不覺中,親身經曆了一切後,我似乎已將自己當成了真正的妮雅,當成了有國仇家恨的妮雅。我朗朗出口,“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近來特別喜歡朗誦這幾句,既為鼓舞將士,也為自己打氣,我也需要在絕境中堅持下去的理由。

夜幕降臨,山裏的夜,趕不去涼意。

天空繁星似錦。

倘若不是身處血腥之境,我今夜的心情會很好。

忽聽有人急報,山外火光猩紅,殺聲震天。不久之後便見遠處山頭,一條火把長龍盤山而上,遠遠變幻不定。細看之下,火把長龍正在山上變幻成字。索裏疑道:“殿下,會不會是援軍?”我看去,火把終成一字,竟是以淼水文書寫的大大的“援”字。

援?果然是援軍。我心中立時激動,萬千情緒噴湧而出,瞬間化成一道鏗鏘有力的命令,“快點煙火!”疲憊將士一聽此言,紛紛歡呼而起,一時間倒有振耳發聵之勢。

煙火報信,遠處火把長龍蜿蜒而來……

待到近了,卻聽有人疾呼,“不好,是大洛軍!”

但時已晚矣。

大洛軍隊正在收縮合圍圈。

火把照亮了夜空,眼前齊刷刷湧現出大批洛朝兵士。他們的出現,讓我驚訝,並在驚訝中忘了思考。

整齊的軍士驀地分開,讓出的空隙裏大步走出一人。此人身著金鎧甲,手持長劍,踏步流星。金屬在夜色中折射火把的光,將此人整個籠罩其中,奪輝耀彩,幌花了我布滿血色的雙眼。我忽而想起一首詩中所言: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唐,李白,《俠客行》)

那種氣魄,大概便是如此了。他獨行而來,周身煥發著難以遮掩的、攝人心魂的氣勢,那是我所見過任何一個浴血沙場的將領所無法企及的巔峰之勢。那氣勢衝開了一切血腥,他似血裏走來,全身卻不染半點血漬。

幹淨如神!

他緩緩向我走近,強大的氣勢壓迫著我的呼吸,我的心跳,不容我挪開眼,挪開步子。

他停在我麵前,咫尺距離,嘴角勾出完美而邪魅的一笑,伸手摸上我的鬢角,溫溫謙謙道:“丫頭,好久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