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道義(中)(1 / 2)

“師弟妄言之處,還請大師兄海涵。”伏君客套了一聲,繼續說道:“出頭之鳥,秀林之木,必然是眾矢之的,這個道理,不用師弟多說,想必大師兄也很明白。但師弟要說的,其關鍵並不在此,而是世之異數。”

“世之異數?”龍雨軒提了提眉峰,開口問道:“何謂世之異數?”

“世之異數,就是少數,就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隻有極少數人擁有的一種代稱。”伏君想了想,接著道:“打個比方,青蓮出淤泥,冰蓮出火窖,看似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人們在這種時候,往往會……嗯,聯合起來,不是極度讚揚,就是竭力貶低。”

龍雨軒聽後,沒有說話,隻是沉了沉眉宇,示意伏君繼續。

“這,其實就是一種人之常情,或者說,是人類的一種天然劣根性。”伏君理了理思路,同時將目光投向了龍雨軒,道:“而在北靈州……不,應該說是在禦靈宗,大師兄你就是……”

“我就是那朵蓮花。”龍雨軒插言道,似問似答。

“對嗎?”

“沒錯。”伏君直截了當地說道,其實這番話,他本還在猶豫,究竟要不要和龍雨軒說,畢竟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夠,隻是一個結丹修士,對一名宗門的英才俊傑如此言論,實在是有些大不敬。若是換個脾氣暴躁點的修仙者,聽到這種話,或許一怒之下,就痛下殺手,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在靈界,講究的是實力,是強尊弱卑,沒有實力做基礎,什麼話都沒有底氣。

有實力,才能講道理。

這,也是靈界公認的至理。

試問,一個高高在上的金丹修士,又豈會聽一個低階修士指手畫腳?說道言理?

通常來說,前者能和後者說句話,都是後者莫大的機緣和福氣。

對於金丹修士來說,同低階修士講道理,那便是降尊紆貴,那便是氣質溫和,乃是禮賢下士一般的美德表現。而反過來,若是低階修士要和自己講道理,那便是造次,那便是犯上,那便是目無尊卑,沒大沒小的樣子。

像這種場景,若是發生,幾乎沒有一個金丹修士可以容忍。

正常情況下,能心平氣和地聽完,都是不易。

那還是涵養極好,養氣功夫極高的人,才能辦得到。

此等狀況,聽起來似乎很封建,很等級化,品階森嚴,讓人難以喘氣,實際上也是人性的一種延伸。人,生來就是如此,欺軟怕硬,喜強厭弱,也正是因為這種埋藏在骨子裏的劣根,才讓這種無聲的潛規則,得以在靈界流行,延綿不斷,億萬年間從未停絕,反倒是越演越烈,愈燒愈旺。

強者,當然隻服強者。

弱者和強者講道理,那是白癡,那是愚昧。

靈界有句俚語,便能很好的解釋這個問題。

仙人放屁,香氣四溢。

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來說,其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假使你是一個劍術家,有一天,一個乞丐和你說,你的劍法爛透了,漏洞百出,不堪一擊,你聽後,會是什麼反應?嗤之以鼻?還是不屑一笑?或是如視螞蟻,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可要是換個人,一位天下著名的劍術宗師,對你說,你的劍法爛透了,漏洞百出,不堪一擊,這時候,其心態就完全不同了。和聽了乞丐的話不同,這一次,或許你會深刻反思,亦是徹底懷疑,更甚者,甚至當時一聽,就信了八九,如若當頭棒喝,醍醐灌頂。

這,便是身份,實力,境界不同,所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