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友闖入私有雲(1 / 2)

軟件&服務

作者:吳玉征

“用友將基於頂層設計,整合全產業鏈,為大企業提供私有雲實施方案。”用友軟件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日前召開的“用友經營與管理創新年度峰會”上說,用友有能力為150萬現有用戶提供私有雲服務。

雲計算正在攪動產業格局,也為中國IT廠商帶來機遇。王文京自信地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IT創新的機遇在中國。這句話潛台詞的意思是,用友將抓住這次IT技術的變革,一躍成為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上知名的軟件服務提供商。

但,與微軟、IBM、甲骨文等傳統IT企業切入雲計算的廠商相比,尤其是同華為以及電信運營商等各類企業相比較,用友的私有雲何處與眾不同?用友為何有如此自信?

私有雲呼之欲出

顯然,用友的私有雲有自己的特點。首先,用友是一家軟件服務商,從財務軟件起家,在IT產業的變遷中,用友的產品逐步過渡到管理軟件和集團管控軟件。在過去幾十年中,用友的經驗基本集中在軟件領域。其次,用友的強大之處在於對行業的理解,可迅速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軟件,而對基礎設施和硬件的經驗甚少。若以軟件的能力切入硬件,用友定會遭遇不少困難,盡管過去用友曾涉足硬件設施。第三,在信息化的趨勢之下,雲必然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在公認的三層雲架構中,用友將焦點駐足在應用層。俯瞰整個雲生態圈,必然導致用友在切入雲時從自己的“軟”優勢入手。

“企業信息係統已成為企業的生命線,企業的生產組織、運營管理直到市場決策,都需要信息係統來支撐,特別是當中國的大企業越來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時,大企業運營正快速呈現網絡化趨勢,多組織、跨時空的實時業務協同,這已成為中國大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的需求。”王文京說。

在會議開始時,王文京從信息化的重要性入手,逐步向與會嘉賓介紹用友的私有雲背景。

他從三個角度分析說,從地域分布來看,企業已從本地經營發展到以一地一國為主的多地域經營,甚至麵向全球市場跨國經營;從組織架構看,從單體企業發展到多級集團/公司,多級管理要求集權或分權靈活多變;從業務結構看,從單一產品發展到相關或者不相關的多元化產業結構。

在這種背景下,用友認為雲計算是解決企業運營和信息化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聚合合作夥伴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王文京認為,企業的創新包括四個方麵,一是重新思考企業和企業係統;二是重構企業信息化結構;三是建立新的商業概念和數據標準體係;四是采用新的IT實現方法與工具。

他認為,雲計算是新的IT理論。雲計算實現了“多、快、好、省”。“多”是指提供大量傳統模式實現不了的服務;而“快”則是指隨時隨地獲得信息和應用服務;“好”便是指更好用、更易用、更綠色;“省”是指IT建設和運營成本大幅下降。

用友股份副總裁陳強兵認為,基於雲計算及移動互聯模式,可以把所有的應用、服務、可交換數據等資源整合到一個平台上,並最大限度地聚合大量第三方應用服務等資源。“在這個理念之下,用友可以在未來幾年內打造成一個客戶價值最大化,亞洲最大、全球領先的企業雲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