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晦瓷,絲綢一樣。漆器也是中華名族文化的瑰寶,曆來深受人們青睞
像陶瓷、絲綢一樣,漆器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漆器由於製作工藝複雜,製作時間長,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都較高,唐代的金銀平脫、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寶嵌、清代的脫胎漆器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曆來深受人們青睞。
拍賣市場表現搶眼
漆器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之一,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漆器是1977年在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河姆渡朱漆大碗”。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張榮介紹說,目前可見的漆器,以元明清時期居多,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漆器更為常見。但國內漆器收藏還沒有形成像瓷器那樣的氣候,在國內雜項市場中漆器所占的份額不大,這是因為傳世漆器,尤其是漆器精品少之又少。
雖然漆器沒有像瓷器收藏那樣熱門,但漆器珍品在最近幾年的拍賣會上卻表現不俗,尤其是明清時期的珍品漆器,更是屢創高價,讓人看到了漆器投資的潛力。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永樂剔紅牡丹花卉大圓盒以1287.37萬元的高價成交。2003年,一件明代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在中國嘉德的“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中以275萬元成交。另一件唐代黑漆螺鈿琴在上海崇源秋季拍賣會上以220萬元成交。2005年,一件明永樂剔紅牡丹紋盒在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上以214.5萬元成交,另一套,清代雕漆方桌、扶手椅在遼寧國拍拍出313.5萬元。2006年,一件清代乾隆剔紅禦製詩筆筒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606.3萬元成交,另一件清代乾隆脫胎朱漆題詩菊瓣形蓋盒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拍出了550萬元。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朝宣德剔紅雙螭荷葉式盤以497.3萬元成交。2008年,一件明洪武剔紅瑤池祝壽圖菱花式盤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2029萬元,另一件明永樂乾隆禦題剔紅雕雙鳳蓮花盞托成交價是2916萬元,此外,一件明嘉靖剔犀如意雲紋六方執壺成交價是529萬元,一件明嘉靖剔彩龍風戲珠紋渣鬥成交價是476萬元,另一件元代黑漆嵌螺鈿榮歸圖長方盒成交價445萬元。
2009年,一件明洪武剔紅遊歸圖倭角方盤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2228萬元,另一件元代黑漆嵌螺鈿廣寒宮群仙宴樂圖八方蓋盒成交價是1834萬元,此外,一件明永樂剔紅菱花式愛鶴圖盤成交價是403萬元。
與漆器珍品的搶眼表現相比,一些普通漆器則表現得中規中矩。記者在古玩市場觀察,目前北京僅潘家園市場就有許多賣漆器的古玩商店,許多漆器標價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漆器大多集中在清末民初,以圓形捧盒、文具為主。此外,記者在一些拍賣網站上也看到,目前還沒有拍出的一些漆器,報價都在500-7000元之間。一位古玩店的賈先生告訴記者,漆器保存下來的數量少,而且漆器的彩繪也比較容易脫落,如果品相再不好,對收藏者來說吸引力會較小,所以普通漆器價格並不高。
賈先生說,長遠看,漆器的投資價值會比較高。目前,國內拍賣市場與日本、歐美拍賣市場相比,漆器拍賣價格還有很大潛力可挖。他說,五六年前,一件明朝嘉靖年間的花鳥盤在國內以7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而五六年後,完全相同的一個盤子,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的價格是13萬美元。
漆器真偽的鑒定
“漆器一直屬於高級藝術領域,藝術品位和藝術價值很高,漆器珍品大都珍藏在博物館,流傳在民間的很少。”張榮說,流傳到民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當年從皇家流散出來的很少一部分,另一個是地方能夠製作的,比如說描漆漆器,貴州、山西等地能夠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