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蒙古再出新政支持重點煤企(2 / 2)

公開資料,今年1月份-3月份,內蒙古煤炭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29.6億元,同比下降16.91%;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298.08億元的43.5%;煤礦企業虧損麵32.65%,全區煤炭行業虧損總額15.83億元,同比增長31.76%,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虧損總額77.01億元的20.56%。

神華在鄂爾多斯的一家下屬企業戰略發展部的屈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目前也在積極考慮並購整合一些當地煤礦,但在價格方麵,公司認為未來還有下跌的空間,因此並不著急出手。

鄂爾多斯很多中小煤礦老板想要賣礦,因為礦主之前買礦的錢很多是通過民間借貸籌集的,今年煤炭形勢太差,甚至連利息都換不上,所以急於賣礦變現。屈先生說,“要賣礦的礦主非常多,現在完全是買方市場;現在礦主急於賣,但對收購方來講,要多少錢都嫌貴”。

屈先生介紹,神華神東的一個收購目標礦的價格已經從前兩年的6億元下降到目前2億多元,但該公司仍不敢出手,認為還遠遠沒有到底,怕買了之後會再降價。

蒙煤轉型方向是“就地轉化”

上述新《意見》稱,支持重點煤炭企業“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延伸產業鏈。鼓勵重點煤炭企業建設煤化工、低熱值煤發電等煤炭轉化項目和煤炭分質利用、煤機製造、煤炭物流項目。在重點煤炭企業相關項目建設審批以及土地等相關要素供給上,應予以優先保障。

“窮則變,變則通”,師秋明認為,內蒙古煤炭全行業都在遭遇越來越嚴峻的生存困境,轉型是唯一的出路。而煤炭業轉型的方向就是“就地轉化”,把煤炭變成更清潔、更便於輸送的能源。“一個是新型煤化工,煤製油、煤製氣等;另外一個就是坑口發電,通過特高壓等線路變運煤為輸電”。

此前,師秋明就曾向記者稱,內蒙古發改委承諾到2017年煤炭就地轉化率要達到50%,煤炭運輸不再僅僅通過汽運、列運等傳統方式向各地輸送能源,而是有一半轉化為更清潔的能源,實現“煤從空中走”和“煤從地下走”。

據了解,起點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和錫林郭勒盟的四條特高壓輸電項目,均有望在今年年內完成最終的項目核準,開始施工。

4條特高壓通道由蒙西為起始點,將極大改善整個華北地區的能源消費格局,也實現內蒙古“煤從空中走”的區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