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皇城司的實力(1 / 2)

上京城已經今時不同往日,漢人官已經不再是南麵官,而是與契丹人一樣,成為了後遼官場上舉足輕重的角色。

西京道被西夏人占領,中京道被大焱收入囊中,東京道乃至於室韋、遠至於東海女真部,全都成為了大金國的領地。

而西夏方麵的黃頭回鶻,西州回鶻,都已經在吐蕃和西夏人的包圍之中,不再承認後遼的宗主國地位。

大西北沙漠之中的轄戛斯和斡朗該等回鶻部族,都已經成為了蒙古的“禁臠”。

如今的後遼隻剩下整個上京道,西北路招討司以及烏古敵烈統軍司,雖然遼陽府和黃龍府之間還有回跋部等少數人仍舊忠於後遼,但很顯然,後遼無論領土還是人口,都已經到了曆史的最低點,說是苟延殘喘,一點都不過分。

雖然在幅員上比較,仍舊比西夏和大金國,仍舊比還未建國的蒙古要大,但已經無法與大焱相提並論了。

在決定背棄與大焱的盟約之後,上京乃至整個後遼都紛紛行動起來,對大焱的南朝人發動了清洗行動。

大焱的軍隊甚至於行商都不敢再進入遼國邊境線,雖然一些走私的榷場仍舊沒有關閉,但為了保證人身安全,大焱的漢人已經不敢再北上。

而後遼國內的漢人也是整日裏提心吊膽,雖然他們已經成為了後遼朝廷的中流砥柱,但到底還是漢人的血脈,萬一蕭德妃連他們都要清除幹淨,誰敢拍胸脯說自己一定就能夠存活下來?

不過蕭德妃還算將情義,或者說她比較現實,無論漢人還是契丹人,隻要能夠幫助她管理這個國家,她就不會在意血統的問題。

畢竟漢人南麵官在內政管理上出類拔萃,而且漢人們的技術簡直堪稱登峰造極,有這些漢人幫助後遼重建家園,比那些隻會騎馬打獵的契丹人,要好太多太多。

蕭德妃的政策也讓不少漢人安心下來,對於他們而言,在後遼和在大焱也都相差不大,隻要有一口飯吃,隻要能夠繼續保持他們的榮華富貴,給誰賣命不是賣命?

再說了,他們本來就是北地漢兒,這近乎百年的背井離鄉,已經讓他們記不住自己的根在哪裏,他們在同化著遊牧民族,又何嚐不是在承受著遊牧民族的影響和改變?

在文教和禮法以及百藝上,他們仍舊保持著漢人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嚴謹的學習文化態度,但在行事作風上,他們卻又耳濡目染,將遊牧民族弱肉強食那一套給學了過來。

或許也正是因此,北地漢兒的戰鬥力才比純正的南朝漢人要更加的彪悍。

因為他們保留了南朝漢人的血脈和智慧,卻學會了契丹人的狠辣與果敢。

高慕俠仍舊沒有離開上京城,因為他的弟兄們仍舊潛伏在城中,仍舊每日躲避著遼人斡魯朵官兵的搜查和追捕。

如今的斡魯朵已經不再像以前那般讓人敬畏和忌憚,如今後遼戰鬥力最強的就是斡魯朵,但斡魯朵幾乎肩負起了整個大遼跟軍事有關的所有任務。

需要動手的活計,幾乎全部交給了斡魯朵,對於軍事,蕭德妃顯然沒在得到可堪大用的人才。

自從耶律大石和蕭幹等人死去之後,後遼的軍事便一落千丈,蕭德妃終究是個女人,她可以躲在耶律淳的背後發號施令,但你總不能對一個女人期望太高,特別是在軍事上的建樹。

這不是對女性的歧視,而是後遼的形勢所迫,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後遼,想要重振軍事,單單靠一個蕭德妃,或者像廢物一樣的耶律淳,很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也是蕭德妃為何需要與大焱結盟的原因之一,因為軍事上他們已經被打垮,如今的斡魯朵還在瘋狂招兵買馬,但戰鬥力可就別指望太高,能夠湊夠人數就已經不錯了。

也正是因此,高慕俠才仍舊高枕無憂地留在上京城內,皇城司的弟兄們都是身經百戰的超級密探,來到北地那麼久,漢人們善於學習的天賦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密探們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又超級強悍,不誇張地說,除了不髡發和眼瞳顏色之外,弟兄們簡直比契丹人還契丹人。

而且他們對上京城實在太過熟悉,許多人仍舊潛伏在後遼官場和軍隊之中,想要挖出他們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了,蕭德妃的心性也是狠辣之極,高慕俠也擔憂她會寧枉勿縱,若真是如此,弟兄們可就要考慮撤退的問題了。

不過目前看來,蕭德妃對打破盟約也感到有些後悔,否則以她做事做絕的性子,早就將所有漢人都趕盡殺絕了。

真正讓高慕俠感受到威脅的,是上京城中越來越多的隱宗高手,這些隱宗高手的出現,讓高慕俠和皇城司的弟兄們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皇城司的優勢在於,斡魯朵在明,他們在暗,這也是密探們最為依仗的優勢。

但在隱宗的高手們麵前,皇城司的這一優勢徹底被彌補填平,甚至於這些隱宗高手比皇城司的密探們還要藏得深,在某些方麵,皇城司的密探們更像在明處,而這些隱宗高手則變成了潛伏在暗處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