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必殺令(2 / 3)

這些叛軍說到底隻不過是暴民,即便背後有隱宗,隱宗也隻是操控張迪等諸多首領,即便元泰等一眾高手要將叛軍訓練成正規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達成。

先前在亂戰之中,他們就算想逃都無法做到,如今雙方各自收攏集結了隊伍,他們終於開始潰散而逃,這種勢頭便如同決堤的黃河潮頭,一旦開始就再難遏製。

沈青囊的張迪部終於支撐不住,身邊的張迪等首領早已迷失在戰陣之中,此時怕是早已脫離了戰場。

這就是叛軍的本性,他們終究不是完顏阿骨打,終究不是蕭幹這樣的人物。

沈青囊遙望戰場的西麵,卻如何都無法找到蘇牧的身影,他仍舊不服輸,仍舊相要拚一把。

雖然驅使和促成這一戰,使得河北大亂,他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了隱宗的任務,但對於他自己而言,仍舊還有機會,隻要他能夠殺死蘇牧,相信這樣的勝果比掀起這場大戰更值得慶幸!

他無法確定蘇牧的具體位置,也知道想要殺死蘇牧是件很難的事情,更清楚這麼久以來,想要殺死蘇牧的人,一般隻有兩個下場,要麼被反殺,要麼被降服。

連始可汗都輸在了蘇牧的手裏,沈青囊並不認為自己能夠在亂軍之中殺掉蘇牧。

他雖然放棄了這個想法,但卻將矛頭轉向了後軍,那裏,有蘇牧的兄長,蘇瑜!

他知道蘇牧對這位兄長最是敬愛,甚至一直在為兄長蘇瑜搭橋鋪路,為蘇瑜在朝堂上保駕護航。

他雖然無法殺死蘇牧,卻能夠殺死蘇瑜!

隻要殺死蘇瑜,甚至是李綱,那麼戰後的爛攤子,短時間內就沒人有足夠的能力來收拾,等到朝廷再派能吏過來,河北大地早已進入嚴冬。

災後破敗的家園,再承受戰火的洗禮,又要麵對寒冬的侵襲,沒有蘇瑜和李綱這樣精熟政務的人來主持大局和管理百姓,河北和京東地域必將遍地雞毛滿目瘡痍!

蘇牧確實不容易找,但蘇瑜和李綱卻很容易找,他們背靠大名府城,隻要沈青囊往大名府方向衝擊,遲早能夠找到蘇瑜和李綱!

這是退而求次,但卻仍舊擁有著讓人心動的巨大價值!

張迪等人充分發揮了叛軍的本性,早已四處逃散,但元泰等人率領的高托山部,卻仍舊在與守軍進行拉鋸戰!

沈青囊也不再理會敗局已定的中軍戰場,帶著老君館的親兵團,來到了元泰這邊。

元泰乃是老戰將,對軍隊的掌控能力甚至比辛興宗等人,比戰場上所有的將領,都要出色!

若非大名府守軍有蘇瑜和李綱領著,又是背城而戰,士氣可用,他們或許早已撞入大名府城了!

見得沈青囊調頭,元泰已經知道,前麵的戰局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不由輕歎一聲,也難怪隱宗在南朝興風作浪這麼多年,始終無法攪起太大的風波。

若換了幾年前,北伐軍還未崛起,成功率或許還要高一些,但那時的隱宗也是苟延殘喘的狀態。

要怪也隻能怪始可汗出現得太晚,隱宗崛起之後又沒有從內部攻擊顯宗,而是在大戰略上選擇了外部勢力,到東北去培植女真部族。

本以為能夠通過外部勢力來擊潰顯宗在大焱的勢力布局,卻沒想到蘇牧帶領著北伐軍頑強反擊,反而擊敗了始可汗。

讓他想不通的是,經曆了女真部族的失敗之後,始可汗仍舊沒有醒悟,再度北上,竟然又開始扶植蒙古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