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高慕俠的權衡(1 / 2)

蕭幹雖然經曆了接連的失敗,但骨子裏的傲氣仍舊沒有被磨滅掉,他能夠用領土來當籌碼,將西夏人推上賭桌,足以證明他的魄力和野望。

他與耶律大石曾經被譽為大遼雙雄,一時之瑜亮,絕無僅有的棟梁和支柱。

如今耶律大石已經作古,他也有些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但心裏頭終究還是歡喜多過感慨唏噓,因為耶律大石一死,遼國便再也無人能夠與之爭雄。

他仍舊像以往那般,並沒有坐鎮中軍,而是在親衛團的護衛之下,走在大軍的最前頭。

西夏人顯然對他不太信任,一路上都與蕭幹的契丹騎兵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讓契丹人在前方開路。

李良輔是西夏為數不多能夠拿得出手的老將,素來沉著老辣,這樣的舉動也沒有讓蕭幹太過意外。

蕭幹也不會在這種小事上與西夏人較勁,畢竟還需要靠著西夏人來翻盤。

當大軍離開奉聖州,即將進入臨潢府境內之時,前頭的斥候卻突然來報,聲稱前麵有奚族人求見!

蕭幹第一反應便是這些人不可信,即便是自己的族人也不可信,並非他未卜先知,而是他與耶律大石一般,除了自己,很難相信別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般的謹小慎微,他才能比耶律大石更加的長命。

不過他此行並非真的要攻打上京,隻是想在女真人攻打上京之時,逼迫老皇帝退位,僅此而已。

他本來的夢想隻是繼承先祖的遺誌,建立屬於奚族人自己的王國,可天下大勢分和不定,瞬息萬變,他的夢想和野心也越發壯大起來。

如今他看著奄奄一息苟延殘喘的大遼帝國,在看看在西夏人屋簷之下喪盡顏麵以求生存的耶律淳,他突然生出一個想法來,沒有了耶律大石,他蕭幹或許真的能夠爭一爭那個位子,老皇帝的位子!

他不再想著建立奚族人自己的王國,他要將遼國變成奚族人的王國,讓被契丹人統治了這麼多年的奚族人翻身做主,反過來統治契丹人!

也正是心裏的這種優越感和劇烈膨脹的野心,讓他決定接見這些奚族人。

當斥候將這十幾個奚族人領到軍陣前之時,蕭幹也是有些吃驚,因為他認得這些人中的幾個!

他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因為如果臨潢府沒有發生劇變,這幾個人是如何都不可能離開臨潢府的,因為他們都是奚族的部落小頭目!

“難道女真人已經攻陷了上京?”蕭幹的第一反應便這般湧上了心頭,否則根本無法解釋這些人為何要離開上京。

可那些小頭目很快就為他揭開了謎底,他也沒想到,在女真人兵臨城下之時,老皇帝竟然懦弱到借口征討他蕭幹,而選擇了逃亡!

他可是皇帝!是大遼帝國的皇帝!

“竟然選擇了逃跑!”蕭幹也是驚愕不已,可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的狂喜。

誠如高慕俠所預料的那般,蕭幹作為軍事奇才,立刻發現了這則消息的價值所在。

如果老皇帝真心實意要來征伐他蕭幹,抵禦西夏的黨項鐵騎,那麼雙方必定會發生一場惡戰。

即便西夏鐵騎再勇武再無敵,麵對傾盡舉國兵力的遼國兵團,想要勝利還是需要極大的傷亡,就算將老皇帝咬死,也要被磕掉滿嘴牙。

可這則情報來得太及時,老皇帝竟然隻是虛張聲勢,隻是想要嚇退蕭幹,趁機越過蕭幹和西夏大軍的阻撓,往西逃亡!

如此一來蕭幹根本就不需要忌憚老皇帝的大軍,隻要跟他死戰,那麼逃走的必定會是老皇帝,他蕭幹在經曆了接連的失敗之後,便能夠迎來久違的大勝!

這些奚族人沒有欺騙他的必要,因為前來投遞假消息,與送死無疑,他從不懷疑奚族人的悍勇無畏,但這種悍勇無畏絕不可能是為了老皇帝。

老皇帝走到今時今日這一步,早已是山窮水盡,奚族人根本就不會再為他賣命到這種程度,更何況這些小頭目還是他蕭幹的老相識,曾經想過要一起開創奚族王國的兄弟!

蕭幹將這些奚族人安頓在了大營裏頭,他們早已被繳械,蕭幹也沒有為難他們,讓人好吃好喝的招待著,推舉兩三人跟著自己,一道去後軍見李良輔。

這是奪取勝利,一錘定音的絕佳機會,但憑借他那微末的兵力顯然是不足以成事的,想要一舉建功,就必須要讓李良輔出兵,為了增強說服力,他自然要帶上這些報信之人,讓他們將老皇帝的一切計劃,原原本本告之李良輔。

然而李良輔就像個摳門吝嗇到了極點的守財奴,這一萬三騎兵就是他全部的家底,還是西夏王李乾順千叮萬囑要他好生統領的精兵,沒有足夠的說服力,李良輔又怎麼可能出兵?

蕭幹來到後軍大營,也不知李良輔故意不見他還是真的巡視軍營去了,大營裏頭便剩下李仁愛。

李仁愛對大遼有著別樣的故土情懷,本來對蕭幹這樣的遼國大英雄充滿了向往和崇拜。

可當他從李良輔的口中,得知了蕭幹真正的意圖之後,他對蕭幹的好感也就漸漸降低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