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類最大的敵人是什麼?
是寒冷?是疾病?是災難?
不,是黑夜!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類最大的敵人,永遠是黑夜。
因為黑夜代表著未知,而未知,永遠是人類文明延續的最大阻礙。
古代人在戰爭之時,當夜色降臨之時,通常就會鳴金收兵,因為黑夜對待敵我,都一視同仁,對待任何一方都是劣勢。
當蕭幹帶領著大部隊進入居庸關境內之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軍士們早已疲累不堪,他們還要拖拽著輜重器械,巴不得早點休息。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想要及時趕到關下,甚至夜襲居庸關,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而郭藥師即便有這個膽色,隻留下那臨時收編的五千漢兒據守居庸關,自己則帶領三千騎兵來偷襲蕭幹的本部兵馬,也是不可能的。
先不說那五千漢兒能不能信賴,也不說他們能不能守住居庸關,單說郭藥師以三千馬軍,偷襲蕭幹近乎三萬的本部兵馬,就已經足夠讓他望而卻步。
所以這注定了是一個枯燥安靜的夜晚。
蕭幹的士兵終於能夠停下來,歇一歇,喘口氣。
表現出了強勢的統禦力,讓諸多士卒再不敢抱怨張楚劍之後,蕭幹也察覺到了軍中的怨氣。
這對於一支軍隊,特別是大敗過後的軍隊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的,但有鑒於局勢急迫,時間緊促,他也沒有時間來撫慰軍心。
張楚劍倒是想要安撫一下狂躁不安的軍士們,可條件並不允許。
他們在幽州久攻不下,早已消耗了大量的糧秣,前麵又即將迎來居庸關的惡仗,居庸關絕對要比幽州險要,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白日裏斥候們已經傳回情報,證實了居庸關已經被人占領,而張楚劍和蕭幹都始料未及,偷襲居庸關的人,竟然是郭藥師!
郭藥師是誰?
那可是兩麵三刀腦後長反骨的家夥,沉穩了大半輩子的種師道,竟然會派郭藥師來偷襲居庸關?!!!
若非郭藥師率領的乃是正宗的大焱北伐騎軍,張楚劍和蕭幹都要懷疑,這應該是郭藥師叛逃了大焱,私自來占領居庸關的了。
這也是他強勢否決蕭幹想要夜襲居庸關的原因之一。
因為郭藥師的出現確實讓人無法意料,但這未嚐不是一個機會。
如果能夠說服郭藥師,如同大焱人招降他一般,將郭藥師給招降過來,居庸關根本就不需要打啊!
身邊這些將領,包括給予蕭幹兵馬支持的那些奚人貴族,誰不想從龍有功,他日蕭幹立國之後,能夠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元老勳貴?
郭藥師在大焱那邊撐死了也隻是個降將,大不了回去汴京做個閑散官兒,能有多大的出息?
可如果他臨陣反戈,重新投到蕭幹的麾下,憑借著獻關之功,他日立國,給他一個位極人臣的官職,又有何不可!
張楚劍雖然是個兵法上的呆子和天才,但對於政治,他確實沒有太大的眼光。
且不說蕭幹最終能夠成功建立屬於奚人的王國,就算他真的能夠建立了王國,這王國該立在哪裏?這王國能有多大?能與大焱的國土相比?
如此一想,問題也就很清楚了。
張楚劍本想著像蘇秦張儀那樣,憑借著一人一舌,走進居庸關,勸說郭藥師歸降獻關,不戰而屈人之兵。
但蕭幹最終還是阻止了他。
因為就像郭藥師了解蕭幹一樣,蕭幹也很了解郭藥師,他們都清楚彼此是什麼樣的人物,對天下大勢更是具備著常人無法企及的認知。
所以他心裏早已確定,郭藥師是不可能被勸降的,張楚劍想要孤身入關,充當說客,隻能是自尋死路,以郭藥師的脾性,隻能砍了他這個來使的首級來祭旗誓師,僅此而已。
張楚劍提出的建議確實有著極大的誘惑力,麾下的將領們都有些心動,可惜蕭幹知道是不能成事的。
如此一來,將領們的士氣也就更加的低落。
要命的是,天不遂人願,到了下半夜,老天竟然再次下起了大雨!
為了盡可能獲取更多休息的時間,這些士卒都沒有太過鋪張,反正他們的鋪蓋和帳篷都是濕的,架起火堆來烤幹的力氣都沒有,紮了簡單的營寨,就枕戈待旦,畢竟居庸關下還有一場惡仗要打。
可誰能想到竟然下起了大雨,被大雨泡了一整天的軍士們,再度要麵對這樣的折磨,許多人都快要發狂了!
不得已之下,有人開始架起帳篷來避雨,也有人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心思,隻是抱著刀槍,在雨中瑟瑟發抖,軍營裏的叫罵聲,甚至蓋過了雨聲。
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在,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時運順遂之時是一樣的順遂,而不順之時卻各種不順一股腦全都堆在了一起。
蕭幹也是暗叫頭疼,從軍多年,他與耶律大石被譽為大遼雙雄,可謂赫赫有名,鮮有困窘,何時遭遇過如此艱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