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2 / 2)

奈何亂賊勾連焱威軍兵馬都監顏坦,臨陣斬殺蔡遵而反戈相向,翁開公殊死而堅守,奈何叛軍勢眾而戰至最後一刻,城破被俘。

麵對亂匪的威逼利誘,翁開公正義凜然,譴責賊匪:“汝等叛賊,妖言惑眾,未亂天下,終將滅亡,吾受命攝縣尉令,恨不能將汝等碎屍萬段,又豈可與爾等同流合汙!”

翁開公厲聲痛罵,亂賊遂將翁開公殺害,終年僅有四十八歲,壽昌城百姓因此而得生,有城中紳士名鄭範者,敬仰翁開公,將其遺體收納接回,歸葬柘嶺,並寫傳紀詳載其功績。

直到兩年之後,官家才獲悉翁開的英勇事跡,憫惜其忠良愛國,賜諡號“忠獻公”,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到了十一月中旬,又有消息傳來,遭遇叛軍俘獲的青溪縣令宋知晉,在敵營之中忍辱負重,在竊聽到亂賊叛軍即將對睦州發動攻擊的情報之後。

利用智謀迷惑亂賊,在刷馬的過程當中奪了馬匹,帶著兩位妻妾逃出了壽昌,日夜兼程趕到睦州報信,睦州方麵積極應對,才未讓方臘叛軍奸計得逞。

宋知晉於叛軍之中忍辱求存,為保全兩位妻妾清白,更是被拷打得體無完膚,傷勢過重,無法再為國效力,不日將返回杭州療養傷勢,待得傷愈複出,再銓敘新職。

這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江南各路,此時的朝堂之上才有人舊事重提,一折由杭州通判遞交上來的舊奏表,頓時又成為了朝堂上爭議的焦點。

由此又引發了新一輪的朝堂爭議,眼下的爭議主題,也從積極籌備北伐,變成了是否派兵南下平叛,又該派誰平叛!

朝堂上的神仙打架,杭州的凡人們自然無法體會,因為這兩日他們都沉浸在迎接英雄凱旋的喜悅當中!

與第一才子蘇牧爭風吃醋,最終灰頭土臉到青溪補缺的宋知晉,回來了!

在蘇牧囤積米糧和過冬物資,而不願樂善好施,幫助城外難民,遭遇杭州文人和百姓口誅筆伐之時。

宋知晉麵對數千叛軍,代理縣令之職,單槍匹馬搬來救兵,忍辱負重奇計百出,最終帶著妻妾成功脫離賊窩,更是將重要軍情傳遞出來,救下睦州,立下潑天的大功,以文人的孱弱身軀,闖下了孤膽英雄的天大名聲!

宋趙兩家已經籌備了數日之久,在十二月初一這一天,大半個杭州的百姓齊聚杭州城門,迎接他們的大英雄宋知晉回家!

時隔數月,宋知晉便從一個灰溜溜的喪家犬,變成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此時的他如同高中狀元郎一般披掛紅花,鮮衣怒馬,趙鸞兒和李曼妙坐在隨後的馬車之中,緩緩朝杭州城內行進,沿途是歡呼的人山人海,這一刻,他,覺得自己,贏了!

他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選擇逃跑,而是選擇留在了壽昌,也很慶幸自己沒有丟下趙鸞兒和李曼妙,更沒有後悔跟方七佛做了交易。

當然了,這交易之中有些什麼貓膩,接下來還有什麼任務需要去完成,這些也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享受著這比杭州第一才子還要崇高的讚譽和禮儀,享受著自己人生當中最美好的一刻,宋知晉暗自緊握雙拳,這才是他一直想要的東西啊!

得到這一切,他最想感謝的並不是趙鸞兒,也不是李曼妙,不是翁開,更不是與他做了交易,並暗中許下承諾的方七佛,他最想感謝的人,是蘇牧!

若沒有蘇牧一次次對他的打擊,若沒有他一定要將蘇牧踩在腳下的執念,他又如何能夠一步步走到現在?

也正是因為蘇牧,他才遠走南方,看到了這個皇朝即將傾塌的半邊天,看到了一個亂世的即將到來,看到了自己崛起的機會!

他才明白最適合自己的戰場並不是風花雪月詩酒歌舞的文人娛樂圈,而是充滿了殺戮和智謀以及選擇的戰場!

他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享受這一切,也想著享受更多的歡呼!

為了享受這一切,他與惡魔做了交易,但他一點都不後悔,並且還會繼續將這條黑暗之路走下去!

而對於他的大恩人蘇牧,宋知晉自詡從來都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一定會好好報答蘇牧!

而報答蘇牧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堂堂正正將他擊敗,將他死死踩在腳下,狠狠踐踏他的尊嚴,讓他永世不得翻生!

這是方臘叛軍的起點,也是他宋知晉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