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人在矮簷下要低頭(2 / 2)

所以說這些詩詞,是用一次少一次,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這些人上門約見,肯定要讓蘇牧大展身手,求取詩詞之類的。

他又怎能揮霍腦子裏本就不多的這些經典詩詞?

再者,相較於軟趴趴的文人,他更喜歡的是草莽英雄,特別是在睦州分舵訓練營的那段經曆,徹底改變了他對這個時代的看法。

眼下的大焱朝如同大腹便便的富家翁,擁有金山銀山,卻沒有守護這些財富的能力,朝堂腐敗,爭名奪利,魚肉百姓,軍隊沒有一星半點血性,讀書人不求立功立德立言,為國計民生獻計獻策,隻知道風流快活,醉生夢死。

唯一還剩下血性的,也就是這些草莽遊俠兒,奈何蘇牧了解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草莽英雄紛紛揭竿而起,可終究如焰火衝天,曇花一現,最終是無法改變這個國家的,隻能給百姓帶來更多的苦難罷了。

他從不覺得自己是什麼救世主,但如果有可能,他還是願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身邊的人,讓自己所處的環境,多一點幸福,少一些災難,僅此而已。

紅蓮還在亡命天涯,他也不想在杭州安逸老死,他需要提升自己的力量,不想讓一個女人來保護自己。

所以他喜歡接近這些武人,他甚至想過提前離開杭州,因為在他的印象之中,南方的變故已經不遠了,可是縱使目光長遠如蘇瑜,也不太相信蘇牧的推測。

餘海和鄭則慎手握真憑實據,奏表遞交上去仍舊如石沉大海,朝堂上正積極備戰,打算收複燕雲十六州,對南方的盜匪根本就不屑於顧。

沒有人會相信蘇牧,哪怕相信,也無能為力,在這樣的局勢之下,蘇牧有太多的理由離開杭州避難,但也有太多的羈絆讓他無法成行。

所以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利用一切能夠爭取到的資源,做好應對的準備,將損失減到最低。

時間越是急迫,他就越是沒有心情跟這些誇誇其談,醉生夢死的文人廝混。

就像留宿虞白芍一樣,很多事情看似唐突,但蘇牧卻有著無法拒絕的理由,剩下的也就隻有將後續的工作處理完善一些。

大哥蘇瑜雖然最近沉心溫書,但對杭州文人圈子並不陌生,很快就挑了幾份帖子出來,供蘇牧挑選要接見的人物。

然而蘇牧很快就否決了這些,而是將手中一份帖子交給了蘇瑜,後者隻是掃了一眼這個名字,心頭便沉了下去。

若真要請這一位,估計蘇牧又會被推到風口浪尖,眼看著就要平息的討伐風暴,大概也隻剩下愈演愈烈的後果了。

“聽說他已經取得了資格,跟大哥一樣在積極備考,身為寒門士子,多不易啊…所以我想見一見他,能幫一把,也就幫一把。”

雖然蘇牧是這般說,但蘇瑜的心裏也隱約猜測到了弟弟的意圖,這麼久以來,他也慢慢摸到了弟弟的行事動機,可以說,這位弟弟絕對有商人的悟性,所作出的決定都是很務實,帶有明確的功利性。

這些個攀扯求見的文人,對於蘇牧來說除了增長名聲之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好處,他們也不可能因為見上蘇牧一麵,淺談一番,研討一下詩詞歌賦,便成為蘇牧的堅實盟友。

反觀蘇牧的作為,無論是讓徐寧到七寸館學藝,還是結交楊挺、餘海和劉維民,亦或是囤積粗糧和過冬物資,所有的一切都有著極為明確的目標。

蘇瑜是知曉其中內情的,他眼下也隻能希望南方的那片天,不會像蘇牧所預言的那般傾塌下來。

這個帖子上的人就像當初的徐寧,隻要蘇牧投下本錢,肯定能夠收為己用,所以蘇瑜也沒有辦法提出非議。

他將手按在帖子上,沉默了片刻,輕聲道:“那便是他了,不過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說不得要引發文壇公憤的…”

“嗬,我知曉的。”蘇牧輕笑了一聲,而後突然想起什麼來,有些自言自語地說著:“也不知道李師師走了沒有,見上一麵,說不定能夠照顧一下北方的生意呢…”

蘇瑜臉皮微微抽搐了一下,也虧他想得出來,與汴京第一名妓見麵,想到的居然不是美人,而是生意,這不就等於到了美人閨房獨處,卻隻顧喝茶麼?

若蘇牧知曉大哥的想法,或許他會撇嘴說道,喝茶算個球,老子跟杭州第一花魁赤*裸相對,沒能捅到她,反而被她捅了後背一晚上咧!

蘇府的門子得了大少爺的號召,進房來拿了帖子出去,聽說二少第一次要邀請文人到府上作客,這小廝也是忍不住好奇心,偷偷瞄了一眼,頓時迷惑地撓起後腦勺來。

“劉質?這是哪根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