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間殿鍾馗死節~酆都城閻君留客(1 / 3)

《鍾馗伏魔傳》作者:趙誌偉

第一回九間殿鍾馗死節~酆都城閻君留客

詩曰:

盤古斧斫分天地,乾坤初開日月懸。

伏羲演畫陰陽卦,女媧造人始生靈。

三皇五帝繼大統,龍爭虎鬥夏商周。

太公封神生三界,冥冥已把運數交。

神界仙班早已列,陰府酷刑惡鬼嚎。

死後若想升極樂,生前需把孝善先。

爾虞我詐非了局,百年之後身化土。

善惡到頭終有報,衣襟血染悔何及?

話說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女媧造人之後,始有生靈。商周大戰,姬周代殷商,太公將陣亡英靈盡數封神,而成三界。神在神界,魔在魔族,人在人間,各自相安無事。

時過境遷,朝代更迭,隋末唐初,太祖武德年間開科取士,四方飽學之士欲一展宏圖之誌,盡皆上京趕考。

再說大唐終南山有一秀士人物,姓鍾名馗字正南。且說鍾馗未及生時,鍾母一日偶感一夢,夢一道仙站於麵前,言曰:“執此可保天下太平,遂授予一金丹命其吞之,忽而不見。”鍾母遂有孕生馗,及長,膂力過人,十五六歲便可拔樹挪山,且相貌凶惡,長的是豹頭環眼,電目戟髯,聲若雷霆,身高一丈,虎背熊腰,但卻有一片慈愛之心,詩文更佳。父母早亡,隻與其妹鍾靈相依為命。

鍾馗聽聞開科取士便想一展抱負,乃辭別親朋進京趕考,哪知鍾馗這一去卻引來塌天之禍,容吾慢慢道來。一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一日到得長安,好個繁華之地。

但見:

青山環繞,綠水橫流,宮殿巍峨,祥雲瑞靄。

做官的錦袍玉帶,好不威風。

讀書的氣宇軒昂,恃才傲物。

名利之徒,挨肩擦臂。

商農之輩,費力勞心。

黃口孺子,嘻戲玩鬧;白發老者,靜坐閑談。

這鍾馗一路走一路看,找間客店,入得店門,小二一看心頭一緊,言道:“我這裏來來往往不知見了多少客官?還不曾見得相公這般凶惡者!”鍾馗大笑道:“相貌雖不及中人,但博學多才,更有大善之心哩!”小二問道:“相公打間還是住店?”鍾馗回曰:“收拾間潔淨之房待俺住下,好進場趕考。”小二將鍾馗留下,準備飯菜,鍾馗吃罷。長班劉甲稟道:“明天買卷該銀二兩。”鍾馗打開包裹,取出二兩官銀付與劉甲。劉甲接過官銀道:“明日投文,後日進廠趕考,相公莫要有誤!”

鍾馗應諾,一夜無話。

次日清早禮部投文已畢,鍾馗信步入街,遠遠望見一夥人圍著一算卦先生,鍾馗好奇入前觀看,算卦之人怎生相貌?麵若中秋古月,形似南山青鬆。眼如丹鳳,看透未來之事;唇若塗朱,說破隱秘天機。有詩一首單道此人來曆:

隋末紛爭起刀兵,殃及百姓禍無窮。

隻盼真人來降世,解救苦厄興太平。

偽作道士居寺門,瓦崗結義是魁主。

歸唐斬下逆龍首,千古賢相說魏征。

此人正是魏征,魏玄成,你道他為何在此?原來魏征夜觀天象見一星墜入長安,數日之內必有忠良遭禍,欲脫此人於大難,遂入市井尋得此人,不想今日相會。

且說鍾馗分開眾人向先生深施一禮,開口道:“於俺也算上一算。”

魏征舉目一看吃驚非小,暗自高興所找之人就在眼前,自思待我點撥與他救他脫離大難,遂開口道:“我這半日與數十人占卜前程,都是尋常庸碌之輩,不曾有足下這般好相貌,敢問高姓大名?”鍾馗回曰:“鍾馗字正南,特來討教。”先生乃與紙筆讓出一字,鍾馗抬手寫一“角”字。先生看罷道:“角者,刀下用也,不吉,足下天庭飽滿,地格方圓,三庭相等,五官均分,有大貴朝臣之相,可是眉宇印堂現了墨氣,數日必有禍事臨頭,隻恐陰司供職,望兄台好自為之。”鍾馗曰:“君子問禍不問祥,大丈夫生於天地何所懼?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袖出銅錢遞與先生,先生辭曰:“吾不受將死之人錢物。”鍾馗大笑,舉手謝別先生,拂袖而去。

次日入場應試,漢以孝廉取士,唐以詩賦取士。鍾馗所接題目是《龍鳳》一篇,鍾馗提筆一揮而就,文不加點,字如珠璣。交卷出場,當日主考乃是大學士岑文本,副主考是禮部尚書殷開山,二人要與朝廷提拔真才,所閱紙卷盡是蠅營狗苟狂浪放蕩之文,更有狗屁不通濫竽充數之流。能入的眼的也不過是平平之輩,不足為取。閱到鍾馗這卷覺得豁然開朗,猶如甘泉入喉,澆湯潑雪,二人觀之如風雲激蕩,波濤洶湧,取為新科狀元,專候天子上朝,以為大唐得人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