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高校雙師型體育教師的培養機製
1.教學能力的培養。深入教學第一線,對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重點培養,加強高校體育教師的基本素養的教育,師德師風建設考核,強化高校體育教師的運動技能。對教學能力突出的雙師型教師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啟示帶動教師的進步和發展。多組織專家、教練員、學者等來講學,內部培養高校體育教師,並組織教師進行外出學習交流比賽,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增長教師的見識。對特別優秀的專家、教練員、學者進行引聘結合,充實教師隊伍,加強專業化建設。教師要刻苦學習自我深造追求更高層次的學曆教育,豐富自己的職業生涯[3]。
2.教研能力的培養。高校體育教師要精通體育教育專業理論知識,能夠對體育專業理論進行編寫。高校體育教師加強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深入係統的理論知識框架的構建,對專業的理論知識能夠深入淺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衍生出新學科,教學科研齊頭並進。前沿性體育論文的撰寫發表,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深入開展。
3.專業社會實踐的培養。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重心不能僅停留在課堂上,要深入專業社會實踐。教師要站在社會需要的角度上,體育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的需要緊密結合,高校開展適應社會潮流的時尚運動。教師要深入專業社會實踐,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開展比賽裁判運動融入社會的大家庭。
(二)加強產學研的合作開發
教育的作用是產生價值,體育教師利用專業優勢建立體育訓練基地、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賽事、體育產業一條龍等體育項目,體育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轉化為體育實體經濟。體育教師要加強參與體育產業化實踐活動,用先進的理論知識來指導體育實踐活動,體育實踐活動積累經驗教訓來促進體育理論知識的豐富。體育產業經濟的開發需要廣大體育教師擴大體育視野,拓展體育思路,結合新興網絡媒體發展潮流,聯係實際做好體育院係社會轉型發展的思考,做大做強體育實業經濟發展開發。
(三)建立科學雙師型體育教師的評價體係
建立雙師型體育教師的考核標準,讓廣大的高校體育教師有努力奮鬥的目標和方向,體育教師的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績效津貼與雙師型體育教師標準緊密結合,雙師型體育教師能積極引導高校體育教師的發展,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理論素養、實踐知識等更加全麵發展,為高校體育事業的改革奠定了基石,有利於體育院係社會轉型接軌,更好地服務適應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勝利,劉葦,曾誼暉.“雙師型”教師資格評價標準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02).
[2] 薑紅輝.淺析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09).
[3] 丁兆雄,張建明.體育課程改革呼喚“雙師型”體育教師[J].教學與管理.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