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提升高校排球教學的若幹思考
體育教育
作者:張帆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造成當前高校排球課程吸引力下降、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忽視球類運動特點、教學內容設置與時代發展需求不相適應、教學模式過於陳舊是最主要的因素。如何讓高校排球運動成為素質教育過程中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圍繞健身性這個核心來開展教學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
關鍵詞 排球教學 現狀
一、當下高校排球教學的現狀和不足
(一)教學內容陳舊
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存在重技術、輕理論的現象,在教學中缺乏理論導,極大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在很多高校製定的教學大綱中,教學一般都是從基本的移動步伐開始,然後是基本技術,接下來是簡單的戰術學習,雖然後來有一定數量的教學比賽,但在課程中所占比重很小。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都是把步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等幾項基本技術作為教學主要內容,並且過分追求單一動作到位、準確,而忽略了動作之間的串聯,造成學生對同一動作重複性練習而產生厭心理。在考核時,也隻是注重授課任務的完成和學生考試的及格率,學生對動作原理缺乏了解,妨礙了對動作要領的進一步掌握。
(二)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由於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製約,如今很多高校仍然沿用競技方式的教學方法,統一化、規範化現象比較突出。過多注重體現技術性,而忽略了高校體育作為群眾體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本質屬性——娛樂和健身性。體育教學過程不僅是掌握知識和運動技能、發展智能的過程,同時也是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交流、協調、溝通的過程。而在傳統的高校排球教學方式上,一般都采用示範、練習的方法,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學生隻能被動接受。教學實踐證明,良好的學習情境不僅有助於合力運用各種教學輔助設施,更能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課堂成為一個有機統一體。而傳統教學方式恰恰是忽視了師生間的互動和心理溝通,妨礙了師生間、同學間一種平等共生的人際關係的形成,可以說,陳舊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製約了高校排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
(三)場地設施缺乏
排球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排球運動的技巧,更多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對排球運動技術的掌握,通過反複練習,從而喜歡這一運動,達到增強身體素質、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的目的。由於場地缺乏,很多學生除了課堂教學之外,課餘活動中無法進行持續練習,技術缺乏在實戰中運用,也挫敗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得不到正麵的體現。
二、提升高校排球教學的思考
(一)教師改變傳統排球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