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為了更好的發揮新的體育教學模式的獨特作用,學校應該充分鼓勵和支持學生開展時長15分鍾的自主運動。通過自主運動,學生可以練習新掌握的體育運動,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參加更多類型的體育活動,這樣既能更好的取得體育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自主運動時間的重要作用。學生往往是三五成群的開展自主體育運動,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能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有的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不喜歡與別人進行交流,喜歡獨來獨往,但是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和其他同學之間的感情,這樣就能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獲得別人的幫助和幫助別的同學。體育知識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學生也可以通過體育運動來獲得大量的體育知識,這樣就能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所以,自主體育運動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擴展知識麵的平台和機會,這樣就能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和體係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體育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指導學生科學合理的開展體育運動,同時班級的體育健將應該積極的參與到集體體育運動中來,提高體育運動的整體水平。
四、研究結果的分析
自主選擇練習方式是動態教學組織特點之一,自主選擇的練習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心理需求,他們可以選擇獨立練習,可以選擇合作學習,而不是我們強製性的行為要求,更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組織。學生可以選擇合作學習、小組探究、自主學習,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學習,他們在達到相應的目標水平或完成學習目標,可以重新選擇另外一種組織形式繼續提高個人素質。和諧的教學氛圍,寬鬆的學習心態,自我需求的行為方式,能客觀地滿足自我發展需求。相關的研究認為,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處於一個相對變化的過程當中。
身體素質與心理水平的顯著提高要以相對穩定的心理狀態為條件。這種自主學習目標可供實現或達到的運動期望提供前提條件,靈活的組織形式,則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們越來越喜歡思考問題,並且也越來越喜歡和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自主運動的組織中,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盡情釋放個人情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動腦動手,課堂上我們可以看到充滿生機的創造思維。特別需要說明的是,15分鍾自主運動的教學組織形式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靈魂,並不等同於以往的“放羊式”教學。教學中我們要預防人為設計的程序化演習及毫無目的的“自由活動”。
參考文獻:
[1] 季瀏.體育與健康——水平四[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 阮江.“基礎+選修”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
[3] 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編.初中新課程體育與健康優秀教學設計與案例[Z].
[4] 曲宗湖.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人民體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