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時間因素。在青年和中年人群中,時間因素是影響體育鍛煉堅持性最主要的原因。隨著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職業病人群不斷上升,相反的是,參與鍛煉的人群不斷降低,究竟原因,主要在於人們都忙於工作沒有閑暇時間。
(四)經濟因素。參與體育鍛煉能夠使居民得到情感上的愉悅及對身體健康的希望。在人們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進行全民體育教育,加強全民健身意識是擴大體育消費的主要措施。
(五)身體因素。在一些特殊體質人群中,身體條件成為製約其體育鍛煉堅持性的不利因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人群不斷擴大。受身體條件的影響,這些人群普遍反映不能參與體育鍛煉,對體育鍛煉在身體素質恢複中的作用認識不夠。
四、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1.武漢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中青年參與鍛煉的比例明顯低於老年人,這與工作、家庭壓力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係。2.收入對居民體育參與者的影響不是很大,主要是因為社區體育設施是麵向大眾的公共福利設施。3.居民對體育健身價值有較高的認識,但是居民在閑暇時間參加社區體育鍛煉人群不多,同時居民對於政府製定的群眾體育政策了解較少,且受多方麵因素影響參與積極性不高。4.居民參與社區體育鍛煉的場所有限,基本設施不能滿足居民參與鍛煉的需求,且公共體育設施條件較差,缺少專業管理維護,居民對體育設施的滿意度較低。
(二)對策
1.引導居民的體育消費。首先,應重視群眾體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必要幫助,以積極穩妥的途徑引導廣大居民的體育鍛煉,積極引導居民的家庭參與體育鍛煉。2.完善體育場所設施建設及經營管理。體育場地設施是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沒有場所,即使人們有了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動機也不足以產生體育鍛煉的行為。3.開拓群眾性體育消費市場,發展新興體育行業。積極開拓群眾性體育消費市場,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興趣體育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開發組織不同層次體育勞務消費品的生產,以滿足不同層次體育消費者的需求。4.提高體育工作者的素質。提高體育工作者的素質也是促進居民參與體育鍛煉需求,提高居民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方麵。居民通過參與體育鍛煉後,是希望獲得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的滿足。
參考文獻:
[1] 範振國,張宏,梁恒.廣東省城市社區體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報.2009.26(2):148-151.
[2] 王瑋,張瑩,劉建國.井岡山地區小城鎮居民體育健身活動現狀的調查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