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國長安城外,一個小院外的樹林邊。
“前得尹佛子,後得王癩獺。判事驢咬瓜,喚人牛嚼沫。見錢滿麵喜,無鏹從頭喝。常逢餓夜叉,百姓不可活……”
一群半大小孩衣衫襤褸,骨瘦如柴。卻無煩惱的結著圈,蹦蹦跳跳。嘴裏唱著這首大唐天下幾乎所有人都會的童謠。
白皓身穿一襲書生長衫,坐在院子裏看著院外的小孩,臉色沉鬱,但眸子裏卻露出豔羨。他是一個死人,準確的說,是一個將死之人。
十年前。
白皓五歲,那時的天下還很太平。寰宇清平,盛世長安。白皓一家算是小有餘糧,一家三口生活的很和諧。
直到有一日。白皓小院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個白發童顏的仙人。
“這位大叔,你家小子身具死氣,恐活不過二十歲。”
五歲的白皓還很懵懂,雖然他比同齡的孩子聰明許多,但也還是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隻是仰著小臉,心裏有些不安的看著自己的父親與那位仙人。
那時的白皓很好奇,仙人不都是在天上高來高去,不理凡塵的麼?為何這位仙人會來自己家?
他記得那一天,他的父親與仙人談了很久。談話的內容他大都不懂。隻是隱約聽見仙人說十年之後,他會再來。
也是從這一天起,他的父母對他便不像之前那般溺愛了。漸漸對他有所疏遠。
沒過半年,父母雙親在給他留下足夠生活到二十歲的財物後,便相繼消失。一開始的白皓很害怕。他不懂為何會這樣,就隻是因為那個仙人的一句話,他的父母就拋棄了他。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
七歲,隻要是他靠近的花花草草,過不了幾天便會枯萎。
九歲,地上的螞蟻爬到他的身上,待不了一刻鍾,便會死亡。
……
十三歲,他所住的小院周圍,再也沒了一個活物。哪怕是小小的螞蟻,亦或是花花草草。有的,隻是一地的黃土,枯萎的樹木,以及……村裏嘲笑他的小孩。
漸漸地,他已經習慣,對於父母的怨恨,也已消失不見。甚至……就連父母的模樣,他都有些記不起來了。
從七歲開始,他便再也沒有踏出過這片小院。總算,還是有好心人存在,鄰居的吳嬸總會定時給他扔一些吃食過來。然後白皓再將父母留下的黃白之物扔過去。
就這樣,一直過了八年。
這八年時間,他全靠父母留下的那些書籍打發時光。聽他父母說,這是那位仙人留下來的。
這八年時間,白皓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那個仙人。在八年前,他就已知曉仙人話語的意思。
但他並不恨他,也不恨自己的父母。
總比同齡人聰明的他,越加明事理。他知道,自己一定是得了怪病。這怪病,隻有那個仙人能救。所以,他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那個仙人再來。
可惜,等了十年,也失望了十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這個世界越加了解,他對那日仙人的十年之約,已經不再抱有幻想了。昔日仙人的十年之約早已過去三月。
這三個月的時間,白皓從期待到無奈,再到絕望。
天下並不太平,仙人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也許,仙人早已忘記自己的存在。
白皓充滿陰鬱死氣的臉,露出一抹無奈。歎息一聲,走向裏屋。不再看小院外那些嬉鬧的孩童。他知道,他們在取笑,他們在誘惑。
可經曆了十年孤寂,他早已看淡。
……
十年前,白皓父母離去不久。新皇繼位,天下開始動蕩不安。各處義軍紛紛揭竿而起。仙家甚少有人再過問世事。
而從年初起,各地天災人禍更是應接不暇。暴雨、天火、幹旱等等災情接二連三。
但大唐皇帝李璀整日聲色犬馬。宮廷裏不僅供養了無數美妙女子。而且,他還請了無數仙家門人守護宮廷。大唐天下,一片狼藉。
而整個長安城裏裏外外方圓數百裏,隻有兩處太平。
一處,在皇宮。
另一處,便是白皓的小院。
不知為何,隻要白皓所在,天災人禍紛紛趨避。無形之中,倒也讓這個小村分外安寧。隻是……他終究不被世人所容。
白皓的腳步剛剛踏足門檻,正準備邁進去。
突然,天色大變,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間被黑雲籠罩。黑雲之中,偶爾透出一抹閃電。雷聲陣陣,那雷聲帶起的閃電,火光縈繞。大地之上的溫度急劇升高。
白皓不由得皺眉。黑雲遮蔽著整個天空。還隻是正午時分,卻仿似已至夜晚。閃電帶著火光,溫度升高,在他的記憶裏,這種天氣,從未出現過。
這是即將降落天火的征兆。
白皓內心開始恐懼。看著這突如其來的黑雲,他不知道,這一場天火過去,他還能不能生活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