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季年不知如何應對,最後隻能說:“唐家軍已經走了,我們隻能合力一起,而不是再有內哄。否則,不等清軍攻來,我們內部就已經垮了。”
這時,邊軍一位副將實在忍不住了,上前說道:“唐家軍肯定沒有走遠,否則清軍不會停在關城三裏之外。如果唐家軍走遠了,清軍肯定當天就直接炮擊關城,用不著這麼小心。”
老百姓聽罷,全都興奮起來,唐家軍沒走,他們有救了!
“給你們三天的時間,如果你們請不回唐家軍,那我們就將你們這些得罪了唐家軍的人全都綁了,我們自己去請。”一位老翁冷冷地說道。
圍著士子們住處的老百姓都散去了,黎季年沒有感到輕鬆,反而感到巨大的壓力。讓他去把唐家軍再請回來,就算他肯去,估計唐家軍也不會再給他麵子。如果請不回唐家軍,他們這些士子們恐怕真的會被憤怒的百姓們綁了,然後獻給唐家軍當見麵禮。
這個結,真的難解啊。
士子們沒臉再去請唐家軍回來,可他們同樣怕被百姓們綁去見唐家軍,所以,晚上,一千多士子推出幾位代表,開會議論這件事情。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能去請唐家軍回來,我們與唐家誓不兩立。”
“我們也不能被百姓綁去見唐家軍,如果是那樣,我們寧願從城牆上跳下去。”
“我們不能去請,但我們可以讓邊軍的副將以及關城內的官府去請。”
“如果唐家軍再回城,我們又怎麼辦?”
士子們知道,他們能請動邊軍副將以及關城的官府人員,可一旦唐家軍回城,他們又如何麵對呢。是與唐家軍一起共同對敵,還是直接逃離戰場?
如果是逃離戰場,他們的名字,估計會被留在奸臣柱上,被後世萬代唾罵。
要與唐家軍一起並肩對敵,真的可以嗎?
這些士子們並沒有考慮,唐家軍是否會拒絕回城,他們覺得,隻要有人去請,唐家軍肯定會回城的。
不再考慮是否共同對敵的問題,士子們覺得現在最先考慮的是將唐家軍請回來。
士子們很快就說動了邊軍副將以及關城的官府人員,並湊出一份厚禮,由他們去請唐家軍回城。唐家軍在城外的駐地並不是什麼秘密,邊軍也一直都知道唐家軍在那裏。邊軍副將以及關城的官府人員帶著厚禮見到了唐家軍的主帥張壯。
“張將軍,大清軍隊在關外將關城圍了。全城百姓都希望唐家軍能回城,大家都知道,隻有唐家軍,才能保住山海關城。”邊軍副將說道。
“我們回城可以,但我們不希望在城內看到那些酸臭的讀書人。我知道要是將他們全趕出城去,就是逼死他們。我們不要求將他們趕走,隻希望你們將這些讀書人全都關進牢裏去,等這次戰爭結束,才將他們放出來。等你們將這些士子們全都關押之後,我們馬上回城。”張壯平靜地說道。
邊軍副將與關城的官員們對視一眼,彼此點一下頭,接受了張壯這個要求。
再次回到關城,邊軍副將馬上派出五千士兵,將一千多的士子全都抓了起來,關城的牢記關不了這麼多的人,隻能臨時找一塊地方,將這一千多士子全都關起來。
士子們紛紛責罵,為何邊軍無故要關押他們,隻有部分士子明白,唐家軍要回來了,與唐家軍誓不兩立的士子們,唯有關起來。
將士子們全都關起來之後,邊軍副將這才找來黎季年告訴唐家軍的要求。
黎季年無語地點了點頭,表示一定要安撫好士子們的情緒。
這一次大明士子集團與唐家的鬥爭,實際上是唐峰最後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