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從唐家崛起之後,就一直悄悄準備著與唐家決裂的一天。唐家的軍力,鄭芝龍很清楚,而鄭家的軍力,唐峰卻不一定全了解。
這些年來,唐峰向台灣送了不少降兵。鄭芝龍不僅悄悄用這些降兵組建了一支陸軍,也發展了一支海軍。
為了對付唐峰,鄭芝龍向崇禎要了三百萬兩銀子,自己又加了兩百萬兩銀子,通過荷蘭人,從英國人那裏買了四十艘最新型的戰船。光憑這些不夠,鄭芝龍又給荷蘭人承諾了許多條件,拉荷蘭人下水。
荷蘭人最終答應出兵三千,戰船約六十艘。
有了荷蘭人的加入,鄭芝龍計算,自己一方在海上的實力,已接近唐家的兩倍,足可以一戰。
鄭芝龍知道唐峰的情報網很厲害,所以,對付唐家海軍的一切,都在悄悄地緩慢進行,並沒有引起唐家的注意。
唐峰現在的精力,全都在海南三大新城的建設上,他經常從三亞跑到海口,再從海口跑到萬寧,看著三座新城慢慢長成,他心裏滿滿的成就感。
海口城的港口建成之後,唐家的海軍就分為四部分,一部分是為唐家的商船護航,一部分停在馬尼拉,一部分停在三亞,一部分停在海口。
雖然分兵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可是唐家海軍的規模是不可能全部集中在一個海港的,在東南亞沒有一個港口能停下唐家的所有戰船。
唐家的海軍的分散,給鄭家打擊唐家提供了機會。
鄭芝龍第一個目標,就是唐家停在海口的四十艘戰船。這四艘戰船中,隻有十艘戰船是最新型的戰船。
鄭芝龍第二個目標是唐家與商船在一起的護航戰船,鄭芝龍明白,唐家的商船才是唐峰的根,沒了這些商船,唐家連根都沒有了,再也不可能對鄭家造成威脅。
唐家在三亞和馬尼拉的戰船鄭芝龍不準備去動,隻要自己打掉這兩個目標,唐家海軍就去掉了一半,唐家再無能力對鄭家進行報複。如果唐峰用剩下的戰船對鄭家發起反擊,鄭芝龍當然是歡迎至極。
崇禎十七年七月十七日,鄭芝龍親率一百多艘戰船,以三倍的兵力,將海口的唐家海軍戰船重重包圍。
鄭芝龍沒有要求投降,當然也沒有突襲,因為唐家戰船在距離五裏之外就發現了鄭家的海船。在統計完鄭家的海船數量之後,唐家海軍的負責人就知道鄭家這一次來意洶洶。
唐家戰船發出要求停船保持距離的信號,而回應唐家戰船的卻是鄭家戰船的炮聲。
海口港外,東南海一場大海戰開始了。
鄭家的一百多艘戰船分為三層,將唐家四十艘戰船圍住,鄭芝龍決定不讓唐家一艘戰船逃脫。
唐家海軍的指揮發現了鄭芝龍的意圖,他也沒有向鄭家投降,而是示意各戰船,盡量與敵共亡,死也要賺回本再說。
海口城的人遠遠都能看到海戰中炮火的硝煙,那股煙罩在那一片海域足足有三天都沒有完全散去。
等煙散去之後,海口城再也沒有看到一艘唐家的戰船,唐家四十艘戰船全部沉沒,而鄭芝龍也付出五十多艘戰船的代價。
海口城,很多從三亞城過來的人,無論是士兵、官員還是工人,他們都跪在海邊,含著淚,為唐家海軍的勇士們送行。
同時,海口海戰的戰報,以最快速度,送往三亞唐峰的手中。
三天後,身在三亞的唐峰,拿到了海口海戰的戰報,他的雙眼紅了,第一次流下了眼淚。
陳圓圓看到唐峰淚流滿麵,心裏慌了,馬上急問:“老爺,你怎麼了?”
唐峰將戰報遞給陳圓圓,陳圓圓看罷,怒罵道:“可恥的鄭家!”
唐峰擦幹淚,沙聲對陳圓圓道:“馬上開緊急軍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