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夏承德打開鬆山北門,清軍進入鬆山,鬆山城陷。
二十八日晚上,洪承疇在床上被親兵搖醒。
“大帥,城破了,夏承德打開了北門。”親兵說道。
洪承疇淡定地穿好衣服,向京師方向磕拜並說道:“聖上,臣盡力了。”
說罷起身,洪承疇撥出尚方寶劍就要自殺。
“大帥,不可啊。”幾位親兵一起將洪承疇按住,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洪承疇一死,他們也沒了活路。
唐通、白廣恩、賀人龍、王廷臣四位總兵在亂戰中被清兵所殺。
鬆山被圍之後,皇太極知道這一次鬆錦之戰的結果已定,他因身體原因返回盛京。
洪承疇被俘之後,立刻被押往盛京並見到了皇太極。
皇太極的確求賢若渴,一見麵就脫下大衣給洪承疇披上,可洪承疇卻以絕食相對,誓不投降。
在破了鬆山城之後,大清的炮陣擺到了錦州城南門。
錦州城內的祖大壽得知鬆山城破,洪承疇已經降了,而且自己絕無援兵。所以,沒等大清開炮,三月初八,祖大壽打開錦州城門,降了。
皇太極得知錦州輕鬆拿下,欣喜若狂,將祖大壽迎到盛京,並讓祖大壽去勸降洪承疇,可洪承疇仍不為所動。
躲在杏山觀望的吳三桂見鬆山和錦州相繼被大清拿下,知道大清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杏山,沒等大清圍困杏山,吳三桂率領全部約三萬關寧軍,退回寧遠城。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炮轟杏山城。
隻開了一輪炮,杏山副將呂品奇打開城門,率部降清。
大清連下錦州、鬆山、杏山三城,打破大明在關外的封鎖線,至此,大清前往大明國都京城之路前邊隻有山海關前的寧遠一座孤城。
守在寧遠的吳三桂心裏左右搖擺不定,他的舅舅祖大壽降清之後,親自給他寫了信,說是皇太極歡迎吳三桂降清,並許以高官厚祿。可吳三桂知道,他在大明軍中也沒什麼資曆,年齡是一個硬傷,到了大清,他的地位不可能高於洪承疇、祖大壽以及先前降清的孔有德等。而如今大明沒有將星,除了南邊的唐峰,吳三桂就是大明在北邊的支柱。
在得知鬆山陷落,錦州降清之後,崇禎馬上給吳三桂寫了一封信,承諾隻要吳三桂守住寧遠,它日必給吳三桂封王。
吳三桂的心裏,最後還到倒向大明一方,畢竟崇禎對他不錯,給錢又送美女,還有可能封王。但是,對大清那邊,吳三桂也沒有完全封死自己的後路,他回信感謝皇太極的好意,說明以後還是有合作的可能。
吳三桂等著清兵來圍寧遠,可他卻沒有等到清兵。
在拿下錦州、鬆山、杏山三城之後,崇禎十五年夏,清兵留部分兵力守著錦州、鬆山、杏山三城,餘下兵力,竟然全都撤回盛京附近。
大清為何不一口氣直下寧遠,打到京師呢。
吳三桂幾天之後才得到詳細的情報,大清皇帝皇太極身體出現了問題,內部不穩,大清帝位爭奪即將開始。另一個就是,在大清與大明開始鬆錦之戰時,在洛陽的大順軍開始向東突圍,準備與大清呼應。
李自成得知大明與大清的鬆錦大戰發動之後,他馬上宣布親自帶十萬精銳東征。隻有少數的心腹知道李自成此次東征的真實意圖。
李自成的大順軍動了之後,留在成都的唐家軍也開始動了,從成都出發,準備在李自成出海前,將他攔住。
在唐峰封伯之後,唐家軍隻接受唐峰的指令,兵部也無法調動唐家軍。
左良玉不是唐家軍,但也要接受征南伯唐峰的命令。左良玉被調回陝西,監視其餘幾股零星的起義軍。左良玉也怕對上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自己被吃掉,所以對唐峰的命令很歡迎,帶著自己的三四萬人馬上起營,以最快迅速返回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