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送金子到京師,拜魏忠賢為父,並在島上雕塑他加冕冠的肖像,十該殺。
鐵山一戰敗北,喪師不計其數,卻掩敗為功,十一該殺。
設鎮八年,不能收複一寸土地,坐地觀望,姑息養敵,十二該殺。
在宣讀完毛文龍的十二該殺之後,袁崇煥揚聲問下邊的二三十位軍官:“像毛文龍這樣的軍官,該不該殺。”
“該殺。”約有一半的人應道,另一半卻沉默不語。
袁崇煥請出尚方寶劍並說道:“聖上曾給我便宜行事的密旨,像毛文龍這樣人,不必押回京師,可以就地處斬。”
說罷,寶劍出鞘。
毛文龍看到袁崇煥是真的想要砍他的頭,臉色變白,馬上求饒道:“督師,在下錯了,請督師饒命。隻要能留在下一命,往後東江上下,全聽督師指揮。”
看到毛文龍求饒,袁崇煥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晚了。”
劍光一閃,東江鎮總兵毛文龍頭顱落地,眾將愕然。
袁崇煥將毛文龍的死訊和十二該殺一起傳了出去,並對東江鎮上下保證道:“隻殺毛文龍一人,不追究其他人的責任。”
東江鎮上下看到毛文龍已死,而且朝廷並未追窮其他人的責任,所以,全都沉默,並未發生兵變。
袁崇煥讓毛文龍的義子將毛文龍厚葬,自己還去祭奠。
除掉毛文龍之後,袁崇煥將東江兩萬多兵力一分為四,分別由毛文龍的義子毛承祚、副將陳繼盛、參將徐敷奏、遊擊劉光祚為首領,各帶一部。副將陳繼盛代任東江總兵。
殺毛文龍之後,袁崇煥將事情報告給崇禎帝,並就自己說有聖上密旨之事請罪。
崇禎帝接到報告之後,大吃一驚,可毛文龍已死,遼東的事他全靠袁崇煥,所以,他隻能將袁崇煥甩過來的黑鍋背了起來。
文官們聽到毛文龍被斬,不以為意,覺得這是文官的勝利。
武官們聽到毛文龍被斬,心裏更覺得冷,想法就更多了。
盛京的皇太極聽到毛文龍被斬,又是哈哈大笑道:“這個袁大嘴不僅敢說,還敢做啊。”
後世有人議論,袁崇煥殺毛文龍是自毀長城。
毛文龍是不是明末的長城,眾說不一。
毛文龍該不該殺,也有不同的意見。
但如果是崇禎帝將毛文龍抓回京城,好好審查之後再殺,那麼沒人會有意見。隻是袁崇煥借崇禎帝之名,斬殺一員大將,大家都覺得有些不妥罷了。
袁崇煥不管外邊是如何議論,他的心裏隻有他曾對聖上說過的‘五年平遼’的誓言,當滿蒙聯合消息傳來時,他就知道自己的誓言很難實現了,心裏更是著急,所有的行動都必須提速,所以,毛文龍不得不殺。不殺毛文龍他就沒辦法將遼東上下整合成一塊鐵板,殺毛文龍不僅是因為毛文龍不聽他調,也是要殺雞給猴看。
果然,在殺了毛文龍之後,袁崇煥整合遼東軍製,再也沒人敢反對,進展異常順利。
整合之後,遼東共有兵力十五萬三千,馬匹八萬一千,每年耗費餉銀四百八十餘萬兩,比過去減少了一百二十萬。
崇禎帝對袁崇煥的工作成果很滿意。
唐峰和唐勇在八月份聽到毛文龍被斬的消息,唐勇聽罷不敢相信,一任總兵能說斬就斬嗎?這樣下去誰還敢帶兵打仗呢?
“大哥,大明的官,不當也罷。我怕有一天大哥你也會被逼去打仗,然後就被那些文官找借口砍頭呢。”唐勇擔心地說道。
“放心吧,我這樣的小官,還不在那些大人們的眼裏,等他們想到我的時候,他們已經無法砍我的頭了,這天下,連皇太極也別想砍我的頭。”唐峰自信地說道。
九月份,唐峰將新一批經過半年訓練的士兵,送往歐洲,唐勇想跟著去,被唐峰攔下,說是要等張壯回來,才能換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