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分析核心(1 / 2)

對核心的分析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整整兩天之後,王奇得到了一無所獲的結論。經過這兩天時間的處理,管家並沒有能夠打開這個外殼,或者說連個有效的分析手段都沒有。

所以在經過了一定時間的分析之後,王奇決定把這個空間站拆了。

之前的掃描當中對空間站的結構已經收集完了,因此就算拆了一部分結構也不會影響到後續的修複。而且這個核心……實際上對這個空間站的運作並沒有什麼影響,從功能上講這隻是一個輔助控製核心,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接管整個空間站,不過並沒有實際發生這種情況,至少在發現這個空間站之後這個結構就沒有往外傳輸過什麼信號,隻是提供了一些輔助能源供給,相當於一個效率並不是太高的反應堆。

對空間站的結構性破壞其實非常小,這個核心結構隻有幾百立方而已,鑽個洞就行了,除了少許核心管線之外都沒有影響到空間站的運作,而那些核心的管線管家都采用了跳接的方式進行了臨時處理,不會對空間站上生活的那些人造成什麼影響。

在派遣維修機器人對這個空間站做後續處理之後,王奇盯著這個核心被送進了一艘空船科研艦當中,準備進行後續的研究工作。

當然,研究的方法就很簡單了,采用的是王奇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暴力破拆……

暴力破拆往往能解決很多問題,特別是在常規研究方法都不起作用的時候能夠在瞬間起到非凡的效果。雖然這種研究方式同時還能起到一個反作用,就是實驗材料會被破壞到無法繼續使用。

考慮到這個核心的性質比較奇怪,這回破拆依舊采用了從最低強度破壞開始的方式。最低強度的破壞,其實之前實驗設備的掃描功率都遠比這個高,但是流程規範就是這麼來的,王奇也懶得去改變這點。

流程規範浪費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因為這個核心比想象中要脆弱太多了。原本以為說這個核心能夠有效的防護多種情況的掃描,那起碼有一個堅固的外殼的,然而在震蕩刀的切割下就出現了凹痕,以至於管家僅用了不到三十分鍾就將這個核心的外殼結構縮減到了足以讓探測設備穿透的厚度。

當然為了內部信息盡可能的完整,最後一點厚度那是暫時沒有切開的,等內部情況研究清楚了再切。

這個核心的內部非常奇妙,並不是什麼存儲設備,而是一個微型的世界。

世界很好理解,一個小型化的世界環境而已,想象成空間壓縮之後的區域就行了,但是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在這個核心內部實際上並不是解壓縮的,而是所有粒子全都等比例縮小之後塞進去的……

“這是一個數字化世界,內部的一切結構都是由數字技術直接定義的。外殼的的作用是為了維護內部的結構穩定。”管家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如果直接切開外殼的話,外部物質的進入會導致內部結構失衡,從而整體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