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時間,按王奇出發的時候開始計算,九百多年而已。
“這邊剛過了幾年時間那邊就已經九百多年了,是不是我再找地方休眠一段時間就能等到穩定的航行技術了?”王奇翻著白眼吐槽說道。
當然,這隻是個吐槽,實際情況要是那麼簡單就好了。
之前找到的那二十萬人的流放船隻上的技術讓王奇收益了不少,而現在九百多年的技術,的確也有著相當不錯的進展。
簡單來看,探索母艦被這艘船直接撞碎了好多層防護,但是這艘探索艦卻還保持著可以修複的狀態,核心區域並沒有產生不可恢複的損傷。這說明在這三百年的時間裏,其防護技術至少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部分的技術則是可以被直接使用的。
艦船上的相關技術很快被消化掉,這些都是現成的技術,製造方法都是有的。當然工業設備的確有點問題,不過設備的換代升級工作可以用這艘探索艦上的設備來解決,執行這種任務的船隻,攜帶的核心加工設備可都是能夠自我複製的工業母機。
在一天的時間過後,在材料充足的情況下,探索者很快完成了第一輪設備複製工作,將工業設備挪到了探索母艦當中,開始對設備進行後續的升級。而探索者所在的艦船也開始了對自身的維修工作,這不會花費多少時間。
探索者的艦船並不會隨著管家活動,在數據同步完成之後會跟保鏢去彙合,給保鏢那邊做裝備升級。
後麵就是給那些科研人員做輔助的了。保鏢的結構脫胎於管家,本身也是一個管理型的輔助智能係統,負責科研的話雖然管理上沒什麼問題,但是工作上的確不會提出什麼台有價值的建議。
這會正好,保鏢的工作回歸到輔助上來,用來管理其他事項,而探索者則是接手科研方麵的事情給方孔做助手,順便處理一下簡單一些的智能核心反饋過來的問題。這回智能核心扛不住的時間又算是往後延了一段時間。
不過為什麼這麼巧合的就撞上來了呢?
“關於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管家解釋說道“通過九百年的研究,傳送設備雖然還不能完全穩定,但是已經可以讓工作狀態的艦船正常同行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定落點的宇宙範圍。在進入當前宇宙的時候探索者找到了我正在廣播的一個信號,然後追著信號過來的,最終撞在了探索母艦上。”
“所以探索者也是抽風了所以才直接撞過來是吧?”
王奇的這個說法在某種意義上……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問題。這種抽風的行為證明了探索者的思維模式並不是很穩定,但是的確很有進取精神,雖然對於這個高危險的宇宙來說可能是死得更快的另一種說法。
不過不管怎麼說至少結果還算是好的,所以也就這樣了,沒有繼續對這個問題進行深究或者把探索者的代碼拆開檢查檢查。校驗痛過了就行,詳細的不需要了解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