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其他的星球倒也不是全都完蛋了,還有一個星球是恒星完蛋了,導致自身無法得到充足的光照來保持生態環境。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在發現問題的時候王奇就讓管家送過去了一個大功率的探照燈到原來恒星的位置上先照著,等這邊的研究搞完之後,再拖一個別的地方的恒星過去。保證星球的環境差不多就行了。
而星球上的生物?基本有那麼點腦子的生命都在表示恐懼,對環境變化的恐懼讓上麵的生物亂成一團,不過倒也沒有產生什麼別的問題。反正過段時間就好了。
而其他星球?現在已經不應該去關心星球了,這個河係的整套體係亂成一段,核心區域的黑洞都已經因為異常的時間環境而破碎成了很多體積巨大的物質塊向外分散。當然按照這個節奏在……大約五億年的時間內應該還能聚合出黑洞來,隻是這個過程中這個河係就會慢慢出問題了,比如目前的這些生命星球,按照軌道分析來看……在幾百年之後就會因為軌道差異而產生不宜生存的溫度。
“話說回來這裏的生命還真是夠多災多難的,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慢慢進化到這個狀態。”感慨其實沒啥用,王奇說完這話之後也隻是製定了一些軌道調整計劃,並沒有說將這些星球整個搬到其他河係當中。這是一個操作起來非常麻煩的事情,中間要耗費很多的資源。相對來說,製造一些星球推進設備給這些星球裝上,做好軌道穩定算是很容易辦到的事情,隻需要工業設備稍稍幹點活就好了。
“這是生命在宇宙經常會出現的情況。”管家說道“生命的出現本身就是無數巧合堆疊的結果,而現在的情況無非是讓這些巧合變得更少而已。”
生命是一種很神奇的事情,本來就很少,一個河係當中直到河係的物質走完整個河係生命都沒有產生生命的可能性都是有的,而現在還能剩下幾個生命星球保持著豐富的生命環境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了。
“這個我大概有點概念的。”王奇倒是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結,隻是例行地吐槽一下。
於是在河係整個破碎了一大半的情況下,王奇也沒有什麼可以看的東西了,隻能說是繼續研究剩下來的報告,即使數量並沒有多少。
在管家完成最後定位的時候,這已經是好幾天過去了,將王奇規定的時間直接拖過了一半還多。這個長的時間來完成這個定位任務自然是有其道理的,最後定位到的東西並不是之前猜測的任何一個結果,而是一個從沒見過的東西。
使用常規的探測器都沒辦法發現目標,最後進行定位的方法還是用全新設計的儀器做到的,一個奇怪維度的結構。當然王奇是看不見的了,對那個位置而圖像用常規方法去觀測的話什麼都看不到,王奇直接觀測的畫麵全都是空的,哪怕扔一些金屬棒過去也是從那些結構中穿過而不是與其發生碰撞或者其他反應。
王奇最後實際在探索母艦上看到的是通過渲染之後的圖像,一個偏向球形的的絮狀結構,隨著時間這個形狀還在極其緩慢地發生變化。這個結構其實看不出來什麼東西,但是從視覺效果上看的確相當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