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空投艙的設計吐槽最終被管家提供的設計圖解答了。在一般情況下空投艙是不使用休眠功能的,不過由於世界大戰幹掉了很多基礎設備,無法與地麵聯係的太空存活人員隻能自己想辦法求生,除了冒著防空火力去突圍,剩下的就是進入深度休眠狀態等待解救或者被引導到地麵。這才導致了在太空當中休眠的情況。
而且基於恒星能源以及自動控製設備,堅持很長時間還是能做得到的,何況距離上次世界大戰,按照管家的記載也就是一百年都不到,堅持這點時間對於一個具備簡單護盾結構的空間站來說還是完全沒問題的,反正也沒人去打它,相反,地麵上的人都在擔心這玩意什麼時候會掉下去。
空間站的直徑足有好幾百米,掉下去的話那可是一個威力巨大的玩意,小半個星球都得受到影響。倒也不是沒有提出逐個拆解或者改作他用的方案,隻不過經濟重建都搞不定呢,沒多餘的功夫去搞這個玩意,因此就在天上飄著了。
空投艙的下落非常不平穩,不過王奇並沒有進行思維連接因此根本感受不到,隻是看著外部拍攝的畫麵,其實也沒有怎麼搖晃。
經過短時間的降落之後,空投艙進入了末端階段,開始進行減速。
水晶技術的特點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製引力場,因此反重力什麼的很容易在文明初級階段實現,空投艙也是利用了類似的技術去進行減速。在比較平穩的情況下,空投艙的速度降低到了十幾倍音速的狀態。由於空氣密度不同,這個星球上的聲音速度比人類地球上定義的常規計量速度要快一丁點,但也差不太多。
最終落地的時候,其實速度還是有這麼快的,並不是說減速係統壞了,而是就這麼設計的。在最後著陸的瞬間,利用轉移技術將衝擊力均勻的分散在直徑兩百米的地麵上,造成地麵壓實的效果以及小範圍戰鬥單位清場的效果,同時也會讓空投艙的動能大幅降低,實際觸地的動能並不高,頂多相當於幾米高度掉下來,是能夠承受的。
如果落在人員密集地區,這個空投艙還是蠻危險的,可以在瞬間造成不小的人員傷亡,不過管家投放的區域是一片農田,而且當時沒人,這就沒什麼事了,頂多毀壞一小片農田而已,這都是小事。反正這個文明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建設也已經不會說少這麼點田地就會餓死人之類的情況。
思維對接,幾秒鍾之後,王奇按照管家的提示打開了空投艙的鎖定設備,穿著一套完整的戰鬥裝備從空投艙當中走了出來,然後隨手將武器戳在了地上。
武器在這時候其實沒啥用,王奇還廢了點功夫將身上的裝備脫下來。這套裝備除了防止摔死之外,還是標準的戰鬥防護裝備,不過這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自然早就沒用了。隻不過這個身體的情況並不是很好,因此花費了點時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