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扭曲點內部又存在一個空間坐標點什麼的,其實都不是特別需要注意的事情,將東西藏進去雖然的確很顯眼,不過隻要做好一些更深入的隱藏工作的話,還是有辦法在這裏藏一些東西的。隻不過這個位置的坐標點就沒那麼難發現了,相對來說更是依賴其對空間結構的加密手段。
不過空間加密這種東西,隻要知道了破解的原理,剩下的就是拚計算力了,隻要算過足夠多的數據,就算是用算盤也能將這個空間結構破解……這說起來也不是什麼複雜的情況對吧。
實際情況下算盤的確可以在傳感器獲取足夠的數據之後將這個加密坐標破解出來,但是這時間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後的事情了,那時候這個坐標點是否還有意義都是另一回事。並且坐標點完全可以做成一連串的連鎖加密,破解一個都沒用,得破解一連串的加密點,或者從多個加密點中找到正確的一個。
得到了探索母艦的計算設備支持,破解這個加密點的速度就變得飛快,僅僅十幾分鍾就完成了對這個加密點的破解工作。實際上這個時間也不是很長了,十幾分鍾的時間已經說明是相當複雜的加密舉動了。
坐標指向河係內的一個地點,探測艦直接跳到了坐標點的位置。坐標的誤差範圍有點大,然而這個位置上藏著的東西已經明顯到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掃描就能夠發現。
藏在坐標點的是一艘方舟,長度有五十多公裏,整體呈現橄欖形狀,表麵全部覆蓋著銀光閃閃的反光塗層,生怕自己不夠耀眼一樣。而且這艘船還停在恒星係當中,那反光效果相當不錯。
“說起來,這是我見到的第幾艘方舟了?”王奇數了數,反正數量也是不少了“不過這艘也太張揚了吧?方舟不是為了生存才打造的麼?”
方舟的設計目的是在極端惡劣條件下保證文明的延續,不過這麼招搖的外殼,除了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光子武器之類的傷害之外,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意義?不過也可能是這個文明對自身極度自信,在設計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方麵?大多數文明的方舟都是在安全的環境中建造的,因為真到了危險的時候,並不一定會有足夠的時間來建造一艘龐大而功能全麵的方舟艦船。這也是方舟的設計其實大多數稀奇古怪的原因,安全環境下設計出來的方舟雖然也會偏向於實用性設計,卻總歸會帶有和平時期的一些特點。
也許設計這艘方舟的種族不是以視覺作為主要信息獲取方式的?雖然比較少見,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漫長的探索工作當中,的確有發現不少以別的方式探索世界並且還取得了不少成就的種族。比如說以磁力為基礎的,以引力變化為基礎的,這些種族的感受器官都比較神奇,因此能夠借助這兩種方式收集到足夠的信息來替代單純的視覺。在不感知光線的情況下,光學防護的性能要求一般會大於光學隱身的問題……反正這種反光方式也就是在直接觀測的情況下才會比較顯眼,隻要距離夠遠的話,光線一發散也就沒什麼了。另外也側麵證實了這個文明至少掌握了超光速觀測或者超光速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