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的設想(2 / 2)

年降水量70~150毫米,冬季有積雪。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年中分配較均勻。沙漠內部絕大部分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麵積占整個沙漠麵積97%,形成中國麵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固定沙丘上植被覆蓋度40~50%,半固定沙丘達15~25%,為優良的冬季牧場。沙漠內植物種類較豐富,可達百餘種。植物區係成分處於中亞向亞洲中部荒漠的過渡。

巴丹jl沙漠位於我國nmg自治區alsmalsyq北部,雅布賴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東、拐子湖以南。位於北緯39°30’~42°,東經98°30’~104°,麵積4.43萬平方公裏,是我國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裏的沙漠至今沒有人類的足跡。

騰格裏沙漠,位於nmg自治區alszq西南部和gs省中部邊境,介於北緯37°30′至40°,東經102°20′至106°。南越長城,東抵賀蘭sx至雅布賴山。南北長240公裏,東西寬160公裏,總麵積約4.3萬平方公裏,為中國第四大沙漠。

沙漠上沙丘、湖盆、山地、殘丘及平地相互交錯,其中沙丘占70%以上,多為新月形沙丘鏈,高10-30米,常向東南移動。騰格裏沙漠還有大小湖盆400多個,多為淡水湖,可供人畜飲用,周圍植物生長茂盛,為主要牧場,適合於開展沙漠探險、觀光等旅遊活動項目。

柴達木盆地沙漠是中國第五大沙漠,麵積3.49萬平方公裏。柴達木沙漠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一個巨大的內陸盆地柴達木盆地的腹地。海拔2500米-3000米,是中國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區。幹旱程度由東向西增大,東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幹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僅10~25毫米,幹燥度在9.0~20.0。盆地中呈現出風蝕地、沙丘、戈壁、鹽湖及鹽土平原相互交錯分布的景觀。

烏蘭布和沙漠地處自治區西部byne市和alsm境內。北至狼sd北與河套平原相鄰。東近黃hn至賀蘭山北麓,西至吉蘭泰鹽池。南北最長170公裏,東西最寬110公裏,總麵積約1萬平方公裏,海拔1028-1054米之間,地勢由南偏西傾斜。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古稱“庫結沙”、“破訥沙”,亦作“普納沙”。庫布齊沙漠是距bj最近的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nmg自治區伊克昭盟hjq、dltq和zgeq的部分地區。總麵積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占61%,長400公裏,寬50公裏,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nmg三旗。形態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

庫木塔格沙漠位於xj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盆地東緣,zs縣城南,距首府wlmq280千米,西行90千米可到達中國旅遊名城吐魯番。該景區東西長62千米,南北寬40千米,沙漠麵積188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離城市最近的沙漠。

毛烏素沙地麵積為3.21萬平方千米,在鄂爾多斯南部。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多新月型沙丘,高5~10米,個別的高10~20米。

渾善達克沙地麵積為2.14萬平方千米,在nmg錫林郭勒草原南部。清代稱伊哈雅魯沙地,是指大榆樹而言。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其南部dl縣流沙移動較快,故又稱小騰格裏沙地。

科爾沁沙地麵積為4.23萬平方千米,在西遼河流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高10~20米,最高達50米。庫侖旗流動沙丘特別高大,蒙族稱作“塔敏查幹”,意為魔鬼居住的地方。

********沙地麵積0.72萬平方千米,在********西南部。多固定半固定沙丘,高5~15米,以滿洲裏至海拉爾鐵路沿線最為典型。

上述12處沙漠,有的稱沙漠,有的稱沙地,其區別何在?科學界將幹旱區的流沙堆積稱沙漠,半幹旱區的流沙堆積稱沙地。因此,從沙漠、沙地的分布上,可以看出幹旱半幹旱區的分野。

根據統計,中國沙漠總麵積為兩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為可耕地麵積的二點五倍。統計顯示,中國四分之一以上的麵積被歸類成沙漠,對四億多人口,即總人口的三成有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