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買車回家(1 / 2)

沒有多餘的話,心中早有了目標,那就是奧迪a5。辦完全部手續要65萬,在銷售人員驚訝的眼光中直接刷卡付款,行雲流水。4s店的人告訴王南明天就可以過來提車,王南在店裏溜達了一圈後就離去了。

王南這次買車沒有任何歧視,服務態度都還好。也沒有小說或電視中導購的一番埋汰與狗眼看人低。

俗話說:人靠衣服,馬靠鞍。便打車去了銀座買了幾身合適自己的衣服,或許是錢包終於鼓了一回,這次終於可以買幾件以前隻能看不能買的衣服,花了2,3萬大洋。或許有人認為2,3萬元而已,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對於王南來說,舒適最重要,買太貴的有些暴發戶的趕腳。

在外邊隨便吃了點東西便回到了自己的小出租房內,休息了片刻便決定打車去本地最出名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位於濟南趵突泉公園,趵突泉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2013年8月成功申請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湧不息的特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泉源上奮水湧若輪,突出雪濤數尺。聲如隱雷。”金代詩人元好問描繪為“且向波間看玉塔”,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趙孟頫比之為“平地湧出白玉壺”,清代詩人何紹基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清朝劉鶚《老殘遊記》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麵有二三尺高”,《曆城縣誌》中對趵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隱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學家蒲鬆齡則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

趵突泉周邊的名勝古跡枚不勝數,尤以濼源堂、娥英祠、望鶴亭、觀瀾亭、尚誌堂、李清照紀念堂、滄園、白雪樓、萬竹園、李苦禪紀念館、王雪濤紀念館等景點最為人稱道。

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築“濼源堂”(現為清代重建),堂廳兩旁楹柱上懸掛有“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的對聯;西南有明代建築“觀瀾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書“趵突泉”三字,為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寫,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端聳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樓,橫額上有“洞天福地”、“蓬山舊跡”字樣。

這裏的山區是由石灰岩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隱藏著岩漿岩。山區的石灰岩大約是在4億年前形成的,其質地比較純,它以大約30°的斜度由南向北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緊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儲存和輸送地下水。地下水順著石灰岩層的傾斜,大量地流向濟南。成了濟南泉水的水源。

在平原下的岩漿岩,它的組織很緊密。所以地下水流到這裏後碰到岩漿岩的阻擋就流不過去了。岩漿岩上又覆蓋著一層不透水的粘土層,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麵。這些被攔阻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的壓力,從地下的裂隙中湧上地麵,就形成了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