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汗毛倒豎,打了個徹骨的寒噤,滿眼俱是驚悚。
他突然感覺自己是個懦弱的兔子,完全被人掌控。
趙佶嗷的一嗓子,痛哭起來,聲音嘶啞如喪考妣,像個一無所有的乞丐。
台邊,圍著的眾多弟子,都不明覺厲。
陳文起的那句話,說到了他們心坎之上,引起了共鳴。
巨鹿山上的大多弟子,都是貧窮家庭出身,因天賦不錯,千辛萬難進入法塾院修習,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不平等對待,常被權貴天才弟子欺淩,心中不平之氣早已淤積盈胸,直到今日,台上少年之言,如光風霽月,撥雲見日,直抒胸臆,好不暢快。
“說得好!”
“說的太對了!”
喝彩之聲此起彼伏,久久不曾停歇。
幾大宗的弟子,尤其是歐宗弟子,更是對陳文起由不忿轉為打心底的佩服,尊敬。
而薛稷一脈的弟子們,麵色複雜,一些人低頭,有羞愧之色,而部分人更是麵露快意。
芍藥眼中含淚,手掌都拍紅了,祝枝山、姚元之神采飛揚。
張即之大手連拍擂台圍欄,砰砰作響,大聲喊道:“師弟之言,何其快哉”。
觀戰席上各位宗主,看到這種群情激動的場景,都麵麵相覷,眼中神光流轉,看著那個身形如青鬆的少年。
…
趙佶身具三十二分,全部被陳文起奪取。
本次參賽弟子,實力強勁者,能有三四分,就已經算是很高了,這說明已經戰勝了四輪。
趙佶之所以人頭數如此之高,在於他精心挑選對壘之人,大多是上屆上榜之人,本身積分就較一般參賽弟子要高,他將他們全部挑於馬下,所以分數達到了令人仰止的高度。
即便是蔡襄,實力乃巨鹿九子排行第二,也就才十七分。
可見金鶴子這次的奪榜勁頭,簡直就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
金鋒訣功不可沒。
而目前“天狼子”張即之共積累四十九分,因為打敗的都是小魚小蝦,大多一分,巨鹿九子包括修為高深的弟子,在初期中期搏殺中,都刻意避免與張即之對搏,因為風險太大,隨意都可能敗於他的巨筆之下,那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張即之在最後九人之前,都是小分積攢,直到碰到沈度、裴休,分數才高了起來。
而陳文起,這次奪了三十二分,加上敗蔡襄沈粲的十八分,共積累了五十分。
竟然比張即之還多一分!
對壘次數最少,拿分卻最多,簡直不可思議。
很多人都難以置信,直到看到公示的積分榜上,才能看清楚來龍去脈,都讚歎不已。
一名頗具謀略的教習大人,點頭道:“這簡直是大師級的對壘,以最少的上台率,博到最大的成果,這個弟子,厲害,厲害。”
“這屆青雲榜,巨鹿山一戰,足以載入史冊。其他教派,應該不會如此精彩,單個個人積分也不會如此之高”,另一名教習也評頭論足,“薛宗出了個趙佶勢如破竹,而陳文起這個新進弟子,置之死地而後生,大勝,乃絕世奇兵之風範。”
一旁忙活完畢的年邁執事也插話道:“除了前三,其他的弟子也足夠耀眼,文徽明、王寵、裴休,都各擅勝場,光彩奪目。年輕,就是好啊。”
周圍聽他們討論的弟子們,紛紛點頭。
教習、執事都眼界更高一層,看問題自然比一般人要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