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原來,愛你已成習慣(1 / 1)

每當黃思穎回過頭來問劉利宇問題的時候,劉利宇他總是會把問題推給自己的同桌周亦舒解答。剛開始的時候,就算是劉利宇他推給自己的同桌亦舒解答,亦舒他也不會解答。到最後還是隻得讓他自己幫思穎解答。每次到最後,思穎總會回以利宇一個感激的微笑。

可能是因為這個感激的微笑是她送給自己同桌而非送給自己的,所以亦舒他很是吃醋,可沒辦法,誰讓自己確實不會回答呢。所以他還是得繼續努力才行。

到了後來,當劉利宇把黃思穎的問題推給自己的同桌亦舒的時候,他已經能夠幫助思穎解答了。之後,思穎便開始一有問題不去問利宇而是跑去問利宇了。這使得周亦舒他越發有了努力學習的動力。因為她的微笑終於不再隻是給自己的同桌,而是給了自己。

而現在,周亦舒他最喜歡做的事情不再是運動和玩遊戲,而是變成了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抬頭看黑板。別的同學看到了會以為他是在看老師講題,其實不單單隻是因為這樣,更因為當他抬頭望向黑板的時候,便會看見思穎她認真上課的背影。因此,周亦舒他感覺自己好像已經不是一個人在認真的聽老師講課而已,而是有思穎她在陪著自己一起上課。

每逢中午的時候,周亦舒他雖然早已經獨自回家吃午餐了,但是隻要他一回到教室之後,他總是會小聲的詢問自己的同桌利宇有關於思穎的一切。每到這個時候,他的聲音總是會刻意的壓低了很多,以免被坐在前麵的思穎聽到,到時候自己和她都會很尷尬的。目前的自己與她隻是朋友,盡管自己並不願意用這樣的身份來當他與她之間的聯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事實。

慢慢地,周亦舒他喜歡上了看經典的情詩,因為他覺得那樣可以培養自己的情操。當他看到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時,他便喜歡上了那首詩。那首詩是這樣寫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站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隻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卻裝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彙的軌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星星沒有交彙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彙,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翱翔天際,一個卻深潛海底。

淡淡的筆觸,卻讓周亦舒他銘記於心。這首詩讓他非常地感動。他發覺,原來自己早就已經愛上思穎了吧。以至於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了習慣。她的一舉一動,早已經刻入了自己的心底。隻是自己之前並未發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