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例談(1 / 2)

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例談

實驗教學

作者:王蕊

摘 要 選取與日常生活緊密聯係的素材,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在輕鬆、活躍的氛圍中自主、創造性地學習並獲取知識,提高探究能力,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充分落實新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理念。

關鍵詞 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自主合作;新課程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13-0150-02

探究性實驗教學在當前化學實驗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大有益處。本文以“探究生活中的酸堿鹽”為例,談一下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新思路。本節課從生活中的惡性事件入手,激發學生求知欲望,選取生活中常見的無色透明液體,包含酸、堿、鹽和常見的有機物,讓學生小組之間展開討論,設計方案,用自己喜歡的、科學的方法去鑒別。

1 學情分析和教學目標設定

通過以前的學習,學生已了解了酸、堿、鹽的基本性質,利用已有的知識積累能夠鑒別出這些常見的酸、堿、鹽,但教師並不束縛學生的思維,提供多樣的備用試劑,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網絡中獲取的知識也可以辨別上述物質;了解利用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推斷物質的方法;通過探究實驗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技能;通過探究性實驗,逐步掌握探究實驗的基本方法,體驗化學實驗過程,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通過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社會,運用已有知識服務並改造社會的責任感。

2 本課題的實驗教學模式

本節課采用的教學模式: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方案——交流與評價——實驗探究與歸納——反思與評價。把學生分為16個探究小組,通過生活中的一些惡性事件喚起學生的注意和同情。選取與日常生活緊密聯係的素材,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習化學的興趣,還有利於形成技能,發展能力。本節課通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在課堂中擁有大量自主活動的空間,能夠在輕鬆、活躍的氛圍中自主、創造性地學習並獲取知識,從而鞏固知識,提高探究能力,拓展他們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 教學儀器和藥品的準備

3.1 儀器

玻璃棒、pH試紙、膠頭滴管、表麵皿、玻璃片、酒精燈、青黴素小藥瓶等。

3.2 藥品

待測定試劑為無色透明的溶液:雙氧水(H2O2)、白醋(CH3COOH)、純淨水(H2O)、白酒(C2H5OH)、石灰水[Ca(OH)2]、蓄電池液(H2SO4)、食鹽水(NaCl)、蘇打水(Na2CO3)、除鏽劑(HCl)。

4 探究性化學實驗教學流程

4.1 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用多媒體展示“砷中毒”的新聞片段,出示一位老人的遺像圖片,教師講述事情經過:這位老人是一位勤勞樸實的農民,四年前夏季的一天,他鋤苗回來累得滿頭大汗,十分口渴,看見窗台上放著一瓶礦泉水,順起就喝,幾口下肚,老人丟掉手中的瓶子,縮倒在地上,用手抓撓著頸部和胸部,發出十分慘痛的叫聲,倒地的瓶子中流出的液體在水泥地麵上發出嘶嘶的聲響,冒出大量的氣泡……原來,老人喝下的是84消毒液!後來老人被送到醫院,最終不治身亡。學生看完後心情較為沉重、壓抑,感覺慘不忍睹,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通過這樣的引入,喚起他們的同情,怎麼會這樣?由此激發他們嚐試用科學知識阻止悲劇的再次發生。這件慘痛的往事都是無色透明液體惹的禍!現在,擺在實驗台上的無色透明液體都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質。為了避免悲劇重演,應該將它們逐一檢驗出來,貼上標簽。麵對這些無色透明的物質,能想到哪些檢驗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