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裏這三,崔石隻做了一件事。
看書,《西遊記》。
在書桌的抽屜裏,有一個首飾盒,盒子裏是一枚晶瑩剔透的鑽戒,名為“冰晶永恒”。
這是崔石原本打算送給柳千尋的定情之物,代表著白首同心的承諾。
但崔石卻沒有想到,早在這一世之前,自己和柳千尋已經是比翼齊飛的神仙眷侶。
可是觀音菩薩和孫悟空的這段情緣,在第一次取經時,就已經奠定了基礎麼?
這事兒讓他頗為好奇,當然更多的還是出於對柳千尋的思念,崔石以另一個奇特的角度再次翻閱西遊記,想要從中找到一些千年之前那段戀情的蛛絲馬跡。
凡事就怕有心。
這樣換個角度找一找線索,還真的找出來不少痕跡。
崔石一個人關在屋子裏,時而柔情百轉,時而掩卷沉思,足足三的時間不眠不休,最終卻化作一聲悠悠的歎息。
原來這段感情早已發生,隻可惜自己轉世為人,竟然一點也不記得了。
別的不提,就觀音菩薩在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曾經吟詩一首,其中的關愛之情,變可見一斑。
詩曰:堪歎妖猴不奉公,當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攪亂蟠桃會,大膽行私兜率宮。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上有威風。自遭我佛如來困,何日舒展再顯功。
雖然當時因為弟子木吒還在身旁,不能叫得太親昵,開頭一句用的是“妖猴”,但接下來“逞英雄”三個字,已經略有些嗔怪的意味,像極了女孩對男朋友“就你能,就你厲害,老實一點不好麼”這樣的畫風。
大鬧蟠桃會,兜率宮偷吃九轉金丹,被觀音菩薩一筆帶過,不但沒有繼續責備,反而話鋒一轉,開始誇起孫悟空的本事來,他“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上有威風”,這可謂是情人眼裏出西施了。其實以觀音菩薩大尊的修為,若不是有了這層念頭,又豈會把區區一個孫大聖如此推崇備至?
最後一句更是昭然若揭,擺明了他將來必然還有大作為。這樣看起來,孫悟空從一個五百年有期徒刑的囚徒,搖身一變成為了輔佐金蟬子轉世的唐僧取經的首徒,不定就是觀音菩薩在從中斡旋的結果呢。
要知道,取經行動絕對是一次佛二代的鍍金行動,主要目的是要成全如來佛的二弟子金蟬子。這個隊伍裏的所有人,最終都會修成正果。其他人不是貶斥下凡的神將,就是龍族血脈的太子,隻有孫悟空這妖猴沒背景,反而好處得的最大,這背後想必就是觀音的手筆了。
崔石看了三,放下手中的《西遊記》,輕輕歎了口氣。
千尋待我情深如此,卻被那彌勒幾乎逼到身死道消的境地。
此仇不報,我還有什麼臉麵自稱齊大聖?
既然靈山已大亂,那麼這一次咱不鬧宮,要到大雷音寺好好鬧上一場。
鬥彌勒,救如來,更要找回前世今生的愛侶,永結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