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暫別陽城(1 / 1)

餘括聽聞陽城援兵已到,也不再過多地與秦海纏鬥,脫出身就回到本部,騎上馬帶領部下試圖將剛殺入城中的耿林等人趕出去。秦海見餘括已無暇顧及他們,便跌跌撞撞地走到姬文身邊,兩人在互相攙扶下勉強走進了府衙中,府衙內此時已是傷兵滿營,數十人也就幾人能勉強站起來,在眾人保護下陽蘭並沒有受到傷害,在安頓好李芸之後,陽蘭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傷員的任務,在看到秦海,姬文兩人再次受了傷之後,也不麻煩其他傷兵,自己費力地將兩人分別扶持到空置的地方休息。

耿林和展鵬自殺入城後就遭遇到了莫州軍馬的阻攔,艱難地突破了城門和外街的圍困之後,就在街巷口撞上了餘括的部隊,兩支部隊混戰在一起,耿林也不急於挑戰餘括而是指揮部隊快速突圍前往府衙,從他一路上碰見的潰散的陽城守軍手裏得到消息,姬文從突襲開始就把眾將的家眷都護送到了府衙之內,在當前敵我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隻有一個選擇,放棄陽城,掩護家眷出城。

就算實力懸殊,餘括和其部下在經過了一夜的激烈抵抗下氣力已泄了大半,耿林等人倒也沒有費多長的時間就衝進了街巷中,衝進街巷以後,由於空間有限,耿林化整為零將一半的部隊分散在大大小小的巷道中,以便之後突圍時能發揮奇效,另一半部隊則由他親自帶領著前往府衙去接應秦海,姬文二人。

很快耿林趕到了府衙之中,秦海提著的心總算踏實住了一些,耿林安排秦海,姬文及一眾傷兵家眷在突圍隊伍的中間,展鵬負責帶隊突圍,自己則是負責斷後工作,對於斷後問題,展鵬也是和他發生了一些爭執但還是拗不過,自行帶隊先行,中間的秦海等人因為多是家眷與傷兵,所以行進速度極其緩慢,剛離開不久餘括的部隊就已趕到,耿林為了盡可能多拖延一些時間,將餘括的大隊人馬朝相反的方向引去,誘敵的路上耿林身邊的士卒數量越來越少,等到突圍到城門前的時候就隻剩下十幾名騎手了,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部隊幾經陷入絕境之中,緊急時刻,耿林手下十幾名騎手舍命將耿林送出城,而他們很快就被莫州的人海吞沒。這時餘括接到另一方向城門來報,秦海等人已在援兵掩護之下撤出了陽城,趕去攔截的追兵被街巷中等候多時的散兵遊勇一擊即潰,但所幸秦海的部隊還未逃出很遠,餘括決定親自帶兵去追秦海,另外派出一隊精騎去追耿林。

餘括一班人等皆為快馬輕騎,很快就追上了秦海的部隊,秦海手上雖然沒有一點兒力氣,但還是艱難地提起槍單騎走在部隊的最後麵,眼見餘括大隊人馬殺到,秦海握緊長槍準備進行殊死一搏,隻見遠處山上突然旗幟林立,隨後緊跟著一陣擂鼓聲,數百輕騎從山上狂奔下來,餘括誤以為是薊州伏兵,恐有閃失,撥馬便回,莫州軍馬一時間呈潰逃狀,帶頭將領稍加追趕也怕餘括回過味來,隨即也就放棄了追擊,來將正是從舢溪帶隊趕來的陽不凝。兩支部隊合並到一處,陽不凝也從秦海和姬文口中得知陽城此時已經完全淪陷。陽不凝聽後也不過分感傷,戰爭畢竟就是這樣的,每個人時時刻刻都會失去著某些什麼,隻要有戰爭存在,沒有一處城池能保證不被戰火上身,陽城自然也不例外。

陽城之戰,陽城守軍幾近全減,秦海,姬文,李輝都在不同程度上的二次受傷,援軍主將耿林在突圍時下落不明,眼見逐漸明朗的薊州局勢瞬間撲朔迷離起來,陽城的失陷一定程度的導致了薊州軍的中央心髒被捅上了一刀,三大防線之間的聯係被切斷,契丹軍馬原本撤離這場戰爭的想法向後拖了幾個月。

“奇怪,這五名山上竟然一個人沒有,張將軍確定竇燕山是住在這麼一個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