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仲效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軟實力提升的體現(1 / 2)

海仲效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軟實力提升的體現

專題

在2014年新年鍾聲敲響之際,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以下簡稱海仲上海分會)也跨入了在上海掛牌的第12個年頭。在過去的一年裏,海仲上海分會受理案件共計104件,同比增長96%;爭議標的額達12.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此兩項指標均創上海海事仲裁曆史新高,其中:涉外案件35件,涉及英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西班牙、美國、印尼、越南、德國、土耳其、利比裏亞、巴拿馬等國家和我國港澳台地區;結案74件;上海海事法院轉交的訴調對接案件調解成功率為74%。

在短短10年間,海仲上海分會能有如此大的發展,反映了上海以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為工作重點、以滿足市場經濟需求作為法律服務行業的目標,順應了國家經濟戰略的曆史潮流。海仲上海分會受案量大幅增加,進一步反映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軟實力在不斷增強。

麵對嶄新的2014年,海仲上海分會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和規劃?本刊編輯就此向海仲上海分會秘書長蔡鴻達先生作了新年專訪。

Q:能介紹一下海仲上海分會迅速提升業務量的“秘訣”嗎?

蔡鴻達:秘訣談不上,我們主要在以下幾方麵作了努力。

第一,充分發揮專家隊伍的作用。

2013年2月1日和2013年9月5日,先後召開上海海事仲裁院第七次和第八次專家谘詢委員會擴大會議,不僅從戰略定位上提出了上海海事仲裁繼續努力發展的方向性問題,而且還研究了海仲上海分會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業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3年3月20日,成功舉辦上海海事仲裁二次創業論壇暨海仲上海分會10周年活動。會議總結了海仲在上海的10年工作情況,廣泛征求上海航運、法律各界對上海海事仲裁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同時得到了地方政府層麵的支持,有利於海事仲裁業務在上海順利開展。

海仲上海分會於2013年先後3次在寧波和上海兩地舉辦“航運法律風險防範”“沿海內河租船運輸企業法律風險控製與管理”“船舶租賃法律和海仲經典案例講解”的講座,由海事仲裁專家授課,充分發揮了海事仲裁專家隊伍的優勢。

海仲上海分會堅持每年舉辦仲裁員培訓,加強仲裁員隊伍的建設。針對訴調對接案件增多的情況,於2013年9月10日進行商事調解技巧專題培訓,並邀請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主任張巍授課。同時,已出版的6期海事仲裁(上海)通訊,對仲裁員交流辦案經驗和擴大海事仲裁在上海地區的影響起到積極作用。

第二,開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事仲裁調研工作。

多次參加上海地區航運法律界舉辦的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爭議解決機製的研討會,討論海事仲裁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應發揮的作用和改革方向。在海事仲裁專家指導下,從國際海事仲裁業務角度,起草海仲上海分會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業務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便向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反聵相關信息,作出統一部署。根據貿促會領導關於做好調研的批示,目前正深入了解相關政策和程序。海仲上海分會將此項列為重要工作予以推進。

第三,與行政、司法部門以及協會和院校深化合作。

與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加強業務聯係,並參加漁政執法上海培訓會,講解有關漁業爭議多元化解決機製,在《中國漁業報》發表相關案例文章;與浦東新區航運辦拓寬合作渠道,參與浦東新區“關注小微企業,發展專精”主題活動,推廣上海格式的租船合同,並受到航運法律界的好評;繼2012年與香港海員工會簽訂合作協議以來,該組織在起草的香港海員勞動協議上將海事仲裁列為解決爭議的條款,已通過內部程序予以出台,並於2013年11月20日在上海舉辦香港旗船海員法律研討會,由80多家海員勞務派出機構和單位參與,借此了解香港旗船海員權益保護的基本法律問題,同時進一步推廣船員勞動合同(上海格式);與上海海事法院就業務事宜進行多次溝通交流,總結訴調對接經驗,加大合作力度;多次參加上海高層航運研討會,就海事仲裁問題進行討論;與上海海事大學建立業務合作關係,根據上海市教委的部署,在上海海事大學設立產學研基地,與有關教研室合作進行相關課題研究。